第五,构筑生态教育良好运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教育层次,加强推进工作的规范性,崇明区教育局不仅成立了生态教育领导小组,还先后成立了一系列专门组织。比如崇明区生态教育研究所,主要负责全区生态教育的规划编制、区域相关教改经验的提炼与推广、区域性课程开发、相关课程教研活动、对各校校本活动指导与管理、组织相关教师培训、编辑《生态教育研究》所刊、维护“生态崇明教育”专题网站等。又如崇明区生态科普协会,由岛内外生态研究方面的专家、科普基地单位骨干和部分教师等组成,主要负责对崇明岛生态的研究、解读与科普宣传。
为更好地促进学校主动开展好生态教育,崇明编制了《崇明区绿色学校评审指标》,通过目标引导、过程牵引、专题评估、绩效奖励等具体措施,在全区范围掀起了绿色学校的创建高潮。目前共有46所学校被评为区级以上绿色学校,占全区学校数的40%左右。区级层面成立了幼儿园绿色教育研究共同体、小学、初中等多学段的生态教育实验学校研究联合体、中日自然学校、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学校联合体等项目研究团体等多个生态教育相关研究团队,这些团队共涉及学校50多所。其中以初中阶段生态崇明课程的推进为例,自2006年以来,共有3.3万名初中学生接受了初中“生态崇明”乡情教育。
未 来
建设生态教育高地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大格局已初见端倪。学生家长不但支持学校开展生态教育,同时通过“小手牵大手”,使70%以上的学生家长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节能减排、垃圾回收等生态行为已覆盖整个社会与家庭。生态教育更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专题研究方面都得到了区科协、区环保局及相关单位部门的支持; 目前已建立10所区级以上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崇明前卫村、西沙湿地等主动要求开发生态教育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场所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为学校义务开展湿地与鸟类保护的宣传;更多的社区则将学生的生态保护宣传活动作为创建绿色社区的一项重要活动。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十年努力,崇明生态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末,《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确立对区域生态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三五”期间,崇明将继续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特色项目,深化生态教育改革实践,形成在全市、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生态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把崇明生态教育经验向岛外辐射。同时,继续全面落实《崇明区深化生态教育改革实践方案》,建成以生态教育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的教育生态体系,至2020年,建成全国农村地区全面实施生态教育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