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说法,儋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是我们的大方向,相关配套会进一步完善,我们只有一个原则,考不合格的老师坚决不能站讲台。”该负责人进一步阐述了意见:一、一个小学老师或者一个高中老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考三四十分,却强调自己经验丰富,这说不过去。二、很多老师希望等到退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教书了,可问题是教育改革不能拖。三、很多老师提出说自己教了一辈子书,可大部分都是教了一辈子的一二年级数学、初一语文等,提出说自己不可能会考高年级的内容,这也是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会进行纠正,但不能成为阻碍改革的理由。
那大镇中心学校校长何浩表示,目前学校已开始启动“小循环”(一到三年级循环、四到六年级循环),今后会进一步启动“大循环”(一到六年级循环),这样对老师队伍的使用会更充分,也避免教师惰性滋长。
引进骨干教师 激发教学活力
记者从儋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转岗分流,以年度考核考评为主,将学科专业知识测试纳入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市教育局对教师进行年度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以此作为分流转岗依据,并实行动态管理。对综合评价不合格者,市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并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原则,进行转岗。对转岗者,实行两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本着自愿原则,可以参加每一年度的学科专业知识测试,也可以申请低一学段同一学科专业知识测试(即高中教师申请转任初中教师,初中教师申请转任小学教师),如测试和综合考评列入合格等次,则安排到教师岗位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渡期内工资待遇不变,但30%奖励性绩效工资按教辅岗位进行考核并发放;过渡期内,不能申报评定高一级的职称和竞聘高一级的岗位 。
“动态管理是非常人性化的规定,对于第一次考试不合格的还有机会参加下一次的考试,有一年的时间用于复习提高。”儋州市二中校长高澄清表示,既给了压力也给了希望。
除了“退出”,儋州也通过“输血”来激活教育,2011年以来,儋州面向全国共引进校长12名和学科骨干教师66名:2011年引进校长2名,学科骨干教师13名;2012年引进7名学科骨干教师;2013年引进10名学科骨干教师;2014年引进校长1名,13名学科骨干教师;2015年引进校长3名,学科骨干教师5名;2016年引进校长6名,学科骨干教师18名。
“这些引进校长和教师在岗位上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在管理和教学方法上都给学校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儋州市教育局局长李海文表示,儋州市教育局会进一步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做到“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同时,更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提升,打造名师工程,鼓励创建市级名师工作室,开设校长论坛、骨干教师论坛等。“儋州市9000人的教师资源,对应着14万学生,体量大,人员少,人事机制不够灵活,压力很大,因此改革既迫切又需稳步推进。” (■ 本报记者 罗孝平 实习生 李瑞 骆凤婷 唐玮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