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旻介绍,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着力构建星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对动物迁徙路线进行监测。“现在有些任务依托无人机来完成,但是民用无人机有自身的局限性,飞行高度和飞行时间有限,产生的噪声也会对野生动物造成干扰。我们未来将探索在重点区域用载重量大、安全性高的氦气球,搭载先进的光学遥感设备监测,或者使用有动力系统的飞艇,沿着重要线路去巡视。”黄旻说。
黄旻表示,科研团队的目标是用3年至5年摸索出一套理论和机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要通过在可可西里的研究项目,把体制机制打通,进而在其他自然保护区进行复制和推广”。
志愿者:
接受洗礼 经历锻炼 学会奉献
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的长江源园区国家公园可可西里管理处,记者遇到了前来参加志愿活动的清华大学团队。“95后”的他们一行6人从格尔木出发,带着满满的期待和清晰的目标,开始了在可可西里保护站的志愿服务活动。
队长张铎幸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他告诉记者,此次前来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拍一部纪录片,记录下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和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的人们。他们还想设计一个可可西里宣传册,“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对可可西里的认知度,从而更好地保护这片净土”。队员们还有一些具体的目标和期待,“我们想对巡山的交通路线进行重新设计,方便巡山队员巡山。”张铎幸说。来自美术学院的孟珍则期待能够在保护站上亲手照顾受伤的小动物。
为期6天的志愿活动很快结束了。记者又一次与同学们取得联系,他们分享了在高原上的经历和参与志愿活动的心得体会。副队长石佳告诉记者,作为保护站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展厅讲解、喂养藏羚羊、捡拾保护站附近的垃圾,以及帮助保护站工作人员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团队成员适应高原的能力都很不错,开始几天有些头疼,也不敢进行剧烈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减轻,其他的同学身体状况也都很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石佳说,对于每天在校读书的同学来说,保护站的生活特别有意思,白天喂养藏羚羊,晚上可以拍摄星空,同学们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了保护站的一些日常问题。
自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可可西里生态环保志愿者”活动每年都在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工作者、教师、学生、医生、法律工作者、环保人士、企业家等参与了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活动,帮助工作人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回去后还开展影展、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改善可可西里的工作条件奔走呼吁,有力地宣传和推动了可可西里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