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创新机制增强动力
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积极主动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改革,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城市面貌和功能的变化。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面引进新理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创新促发展。
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解决进城落户农业人口后顾之忧,让农民敢进城。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愿进城。全面放开中小城市户口,实现在城市就业居住人员无障碍落户城镇,让农民能进城。
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充分保证城市规划的约束性、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城市管理的高效性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创新城市文明建设体系,协同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建立城市文明建设组织机构,完善城市文明建设推进机制,制定城市文明建设规划,加强对城镇化人口的文明教育,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意识,强力打造最有价值、最具影响的城市品牌,大幅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5
强化保障规范运作
资金和土地供给是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面临的首要难题。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在促进要素优化配置、激活城镇化动力活力的引导作用,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建设。把推广运用PPP融资模式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举措,兼顾长期与短期、成本与收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探索将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土地开发、旧城改造、公共服务等各类工程纳入项目库,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特别是对于非经营性项目,可以通过与经营性项目打捆包装,合理配置收益,实现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同时,注重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努力化“零钱”为“整钱”,统筹用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的思路,创造性地用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政策,优先保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合理的用地需求,并以土地的增值收益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破解资金短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