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后,盗猎藏羚羊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布周告诉记者,据监测,可可西里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藏羚羊数量现在已恢复到6万多只。
种群得到恢复的不仅是藏羚羊,“狼多了,熊也多了,还有雪豹,这从侧面说明草食动物变多了。”布周说,植被覆盖度也比以前高了,一些没草的地方现在也长草了。
从巡山队到志愿者
54岁的吕长征正在往吉普车上搬氧气罐,为又一次巡山做准备,这次巡山可能要一个月。每当这个时候,这位老司机都有些惆怅:如今,他年纪大了,不能再为巡山队员们开车了。15年前,他在一次巡山中因感冒导致肺水肿,在医院抢救了两天一夜,差点儿死去。休息一年后,他继续巡山。
在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保护区,巡山是最原始、也最管用的保护手段。这里平均海拔4600多米,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40%,年均温度零下10.4摄氏度至零下4.1摄氏度。寒冷、缺氧、雨雪、沼泽地……都可能让他们寸步难行。
1995年,吕长征来到可可西里,他并不知道这条路有这么难走。尽管他知道,一年前索南达杰与盗猎者搏斗时,中枪牺牲。
多年后,尽管盗猎者的枪声不再响起,但巡山不会变轻松。巡山队员公保战斗告诉记者,他们在一次巡山中遭遇暴雪,车子陷进泥淖,挖泥,拉车,一天只能走几公里,食物殆尽,队员感冒。救援队来时,铮铮铁骨的汉子们相拥而泣。
布周介绍,目前,可可西里保护区主力巡山队的任务是一年18次以上,一次至少7天,二三十天是常态,多的时候要四五十天,不能给盗猎盗采者丝毫机会。此外,还要巡线400次以上。
近年来,爱好穿越的旅游者成为可可西里的新隐患。他们每隔两三天沿青藏线巡护一遍,寻找穿越者的车辙,发现后进行教育并劝离。他们最担心公路堵车,一堵就是20公里,有些车主会驶下公路走偏道,轧坏草场。
但巡山队员不再孤独,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在可可西里保护区附近的青海治多县玛赛村,200多个牧民成立草原生态管护队,10人一组,组成骑马团、牦牛队、摩托车队……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骑马,骑马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他们在高原上观察并记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有没有潜在的疾病隐患。
在昆仑山口,志愿者已开始前行。青海省政府与民间环保机构正在青藏公路沿线建设18个绿色驿站,参与人员都是志愿者。他们沿路捡垃圾,然后分类,运到格尔木进行回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