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4号院小区,垃圾桶每天早中晚三次回收。厨余垃圾经居民一次分拣后,再由保洁员二次分拣,已经能够实现较为彻底的垃圾分类。而较之其他也推行垃圾分类的小区更为先进的是,4号院还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分出来的厨余垃圾无需运往别处,在内部即可“自产自销”。
一座低矮小屋伫立在小区角落,无声无息且没有任何气味。若非特别说明,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它的用途。“这是我们厨余垃圾设备的处理用房”,物业公司保洁主管徐仕林推开门,一台方方正正半人多高的银色“铁皮箱”展现在眼前。
“每天我们二次分拣后的厨余净垃圾大概有30公斤,全都运送到这儿,投入厨余垃圾处理机。”徐仕林拍拍“铁皮箱”,又指指墙角堆放的几个编织袋,“那些是生物酶,我们叫做菌种,也一起投放进去加温,可以将厨余垃圾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剩下的就是食物残渣。”
记者掀开厨余垃圾投放口,见到里面约有小半箱黑灰色残渣,呈较为松散的形态,有点像花土,闻上去并没有腐臭味。徐仕林解释,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就不臭了,类似有机肥料。常有喜欢侍弄花花草草的居民过来要些拿回去用,剩下的每天也就能装两袋子,对环境没有危害,可以直接撒到树下、草丛里。
“厨余垃圾处理机是当年北京市政府推行垃圾分类时,一起推出来的设备,可以在小区实现厨余垃圾就地消耗分解。最早一台是12.5万元,政府补贴6万元,我们就出资买了一台。”耿丽鹏回忆,坚持了几年后,北京又开始推行新一波垃圾分类工作,他们才知道当年和自己同批使用厨余垃圾处理机的企业可能有20多家,但唯一还在运行的就只有4号院这台了。后来东城区管委出资给小区换了台更大的,一直用到现在。
算账?
菌种从几百涨到三千
人工费涨了近十倍
当年的“伙伴”纷纷败下阵来,耿丽鹏认为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也许便是费用问题,她给记者细细算了笔账——
物业公司总共有11位保洁员,专职负责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操作维护的有两名。平均每人每月包括工资、保险、餐费、劳保等在内是5000元,一年下来人工费是12万元。
处理机运行需要特定温度,夏天天气热,挡位可以调低些,冬天就要调高温度。平均下来每天约10度电,一年电费2000多元到3000元。还有维修保养,一年要6000多元。
此外,垃圾分类有两辆专门的电瓶车,运行、维护费用每年需4000多元。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目前每年的人工成本、设备运行、宣传投入,围绕垃圾分类的整体开销大概是15.7万元。
“全部得从物业费里出,确实一年比一年压力大。”耿丽鹏举例,最早时一批菌种只要几百元,现在涨到了3000元,占“大头”的人工费更是涨了近十倍。“我们还算好的,垃圾桶都是社区配的,省了不少钱呢!不然垃圾桶也很贵的,一个就要1000多元。”
在耿丽鹏看来,垃圾分类想收到效果在投入上就不能吝啬。如果只靠物业公司,坚持下去会有一定难度。“成本太高,毕竟我们是企业,需要运营。”她期待政府出台一些扶持鼓励政策,通过奖励、考核、补贴等多种方式来促进企业积极性。“现在北京都在推垃圾分类,我们也挺有信心的,肯定会越做越好。”
本报记者 魏婧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