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莹 通讯员 陈 喆
脱贫摘帽,绕不开健康扶贫工作。
如何搬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块脱贫摘帽路上的“拦路石”,让这些贫困患者早日摆脱贫困和痛苦?今年特别是4月份以来,全区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健康扶贫这个中心工作,谋划布局,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尤其在龙州县,今年该县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以分级诊疗模式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健康扶贫新思路,总结出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的工作新模式。
1
分类救治让大病患者得生机
7月27日,龙州县逐卜乡卫生院贫困家庭住院病房内,42岁的王昌正陪着86岁的母亲王宗桃住院看病。
今年6月底,在该县的分类救治核查中,王宗桃被精准识别出患有胃炎及青光眼,被送往县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如今老人已经从县医院转入逐卜乡卫生院住院恢复。安顿好母亲后,儿子王昌则准备在次日前往崇左市人民医院进行第二次的鼻咽癌放疗手术。2015年,从广东打工返乡的王昌被发现不幸患鼻咽癌,由于手术费用预计达到8万多元,让好不容易打工存下点钱准备起房子给母亲养老的他一下子懵了。没有足够的费用住院治疗,他只好寻找各种民间土方和“民间医生”,积蓄全花完了,王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没钱上医院,只好在家等死。”幸运的是,就在今年6月底,经过该县健康扶贫分类救治工作队的核查后,王昌的鼻咽癌手术很快就落实下来。“以前没钱治病,根本不敢上医院,现在有医疗补助和医院减免,我才得救了。”在龙州县人民医院经过第一次的放疗手术,王昌感觉身体情况比以前有所好转。
逐卜乡下辖11个行政村,人口近2万人。该乡作为全县健康扶贫分类救治示范点,在今年6月底率先开展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患者核查工作,并对贫困患者开展了分类救治。
在乡镇卫生院会议室墙上,挂着多幅健康扶贫分类救治进度表。在其中一张被院长黄宏海称之为分类救治“作战图”的图表上,王昌与母亲的名字赫然在列。除了他们母子,清楚标明该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中,8人符合“9+1”大病救治条件,27人需要到县级医院救治;3人被分类到需要前往区、市级医院救治;13人需在乡镇卫生院救治。其中,15人已治愈,经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医疗救助、医院减免后,个人只需要支付少许费用,甚至有些患者最终个人支付费用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