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榆阳区文明委印发了《关于在农村以建设“文明家园”为目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作为整治重点,划定红白喜事标准和规模,让村民有规可循。积极推动村民议事会、红白喜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组建。全面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主题活动,党员干部做表率,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推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红白事节俭办,省钱、省心又省力,村民不用再硬着头皮攀比了。”朱寨村的朱来旺大爷对村里推行的《红白理事章程规定》十分赞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日渐成为村民心中的新标准。
为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榆阳区成立了“陕北说书”宣讲团,通过“三下乡”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各村组,把党的惠民政策、文明新风、诚信榆阳、传统美德等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宣讲,累计宣讲60场次,文艺演出、送戏下乡近百场。
同时,在各乡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评选活动。按照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宣传覆盖率达到100%、农户参评率达到95%的目标,做到家家参评、户户挂牌。共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150人,“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500余户,设立“善行义举榜”25处。通过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把农民群众的思想凝聚起来,大大激发了村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使广大农村实现了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生活美。
健全机制 志愿服务传递社会正能量
志愿服务是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和最靓丽的风景,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榆阳区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达到53所,实现了城市社区全覆盖。各服务站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
该区广泛开展特色志愿服务,以“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为载体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受助群众近万名;在世纪广场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志愿服务”授旗宣誓仪式;启动了精准扶贫“圆梦行动”志愿活动,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各社区广泛开展“微心愿、微捐赠”“幸福禾苗课堂”“八大关怀”“院落讲堂”“扶贫济困、温暖人心”“爱心圆梦”等30余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深受广大群众欢迎。2015年以来,全区共开展各类志愿活动4006项,先后荣获全省志愿服务最美社区3个,全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3个,全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3个、全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4个。
文明,让城市更加美丽。榆阳,这座有着2000多年人文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向“仓廪实衣食足、知礼节晓荣辱”全面小康社会铿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