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或许是回乡心切,编了话说自己是家中独子,父母希望他回乡成家,解决个人问题。张宝见劝说不动,也就在辞呈上签下同意二字。
6月29日,张超因早已联系好北京一家公司的面试,他从云南坐火车到北京。张国阳对此印象特别深,他五月就知道这个信息,但恰好29日当天他从北京去杭州出差,与好友擦肩而过。
他问张超为什么没有早点来北京相聚,张超答说前一天和之前的工友喝酒喝多了,当地的白酒度数高,平时酒量挺好的他也没招架住,所以迟了一天出发。
“我劝过他坐飞机来,虽然我知道他不可能坐飞机的,除非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张超唯一一次坐飞机是去年赶着去昆明的公司报到入职。
但张超到了北京之后,很快识破那家公司并不靠谱,“让他先交钱去朝阳区办证才能面试。”张国阳还劝张超,“别这么早出去工作,回家即使找到(工作)也不用着急去,难得回趟家。”
张超6月29日晚就上了回老家的火车,还让发小张锐隔天去郭屯镇上接他。
发小张锐在杭州做老师,正值暑假期间,他在家里照顾生病的母亲。6月30日早上五点,张锐如约骑着电动车来接张超回家。下午三点左右,张锐又跑去张超家里,跟他聊到将近六点。
在那次谈话中,“我能感受到他压力挺大的,但是责任心又特别强。他弟弟马上要上初中,父母都过了五十岁,还要照顾年过八旬的老奶奶,父母做起农活已有些力不从心,他知道养家的担子早晚都会落在自己身上。”张锐说。
西张楼村里住有1600余人,分成七个生产大队,张超家所属的二队有不到300人,“二队能出高材生,重孝,重仁义,否则在村里待不下去。”据张国阳介绍。“村里人的见识是读书人的工资肯定不能比在外打工的少。”
根据他好友们的回忆,张超有三份工作可选,一份是在济南,工资两千多块,但需要等一个月才能面试;一份在滨州,工资四千块,据称上海在滨州有个投资项目;还有一份就是“烟建”,介绍称有项目在天津,转正后工资六千块,有五险一金。对于张超来说,第一份工作等待太久,回报不高;第三份工作虽然不像第二份在本省,但好在满足离家不远的条件,工资相对高也成为最大的诱惑。
张锐在近三小时的谈话中特地提醒了他关于传销的事情,但他们对传销的认识不过是熟人拉熟人、亲戚拉亲戚骗钱,“张超从来没想到传销会害人命,也从来没有怀疑过通过网络平台投简历会不安全,或者说大学生群体普遍认可通过网站投简历的求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