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上大学后似乎在学业上有所松懈,大三才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在大学毕业前夕参加过公务员考试,但无奈失利。
父母隐忍的打工生活让张超显得比同龄人成熟,他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母亲罗梅一天12小时工作下来,有时候累得碗都端不动,索性就不吃饭了。他尝试劝说过母亲不要工作了,“妈,别干这活了,你照顾好弟弟就行了。”
父亲张国华原来在外省的工地干活,睡过大街,吃三五块的面。偶尔会奢侈一把买三块钱一瓶的啤酒。“他不跟孩子说这些,永远只会跟他说,只要想上学,家里砸锅卖铁都会供他。”张超的表姐杨柳说。
张超也从来不跟家里人诉苦,报喜不报忧、逆来顺受好像已成为他的习惯。
上大学期间,有一年放暑假他和发小张锐去老家县城打工,每天在一家烧烤店从下午四点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客人不走,我们就得陪着。”
张锐回忆,收工之后,他俩和另外一个男生就住在烧烤店二楼,在迈不开腿的房间里摆着三张小床,每天累得倒头就睡。
初一时,张超考了班里前十名,学校帮其拍摄了佩戴大红花的照片留念。
没有春秋的故乡
“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没有意识到,从此故乡没有春秋,只有冬夏。”张超的朋友圈的这句签名永远定格了。
从他离家上大学开始,他再也没见过故乡的春秋。
2016年7月毕业后,他与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六建”)路桥分公司签约。“当时孩子去云南也是看就业情况不好,着急签了约。”张国华解释说。
今年春节回家与朋友相聚,对生活鲜有抱怨的张超说起工作的地方没什么人,快递特别慢,或者天天看山看水也无聊。
回家后的张超第一次被催婚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与乡村文化的疏离,内向的他又躲不过亲戚朋友的好奇。
表姐杨柳问他,“啥时候带个媳妇回来?”他有些腼腆地说,“姐别担心了,会有的。”
8月12日,在云南六建负责招聘的段丽梅告诉记者,“张超刚离职一个月,他很能吃苦,工资涨得很快,领导和工友都喜欢他。”
云南六建路桥分公司总经理张宝曾在张超递交辞呈后找他谈心,想挽留他,辞职前张超每月的工资已达到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