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养护: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走进天水秦州区农村公路大门镇养护道班,一栋两层小楼上,有办公室、活动室、资料室和职工宿舍,这里工作生活的28位养护工人,成为周边百余公里农村公路的忠实“守护者”。
据介绍,秦州区积极探索公路养护新机制,在全区建立5个综合交通服务中心、80个农村公路养护站,招收近600名村级养护路政协管员,对农村公路进行保洁、清理乱堆乱放、疏通排水沟、整理边坡、公路灾害预警等,并实行“定岗位、定路段、定报酬、包路况”“三定一包”制度,使所有建成的农村公路都有人管、有人护、有人保养。
近年来,随着全省农村公路里程的不断延伸,公路养护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省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养护新模式,出台《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明确了农村公路建管养的运行新机制,要求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目前,全省已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市州、县市区已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管理渠道,为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奠定了基础。(转2版)
(接1版)同时,推广专业养护与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努力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良好,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
我省大多地方山川相连,沟壑纵横,群众居住相对分散。一条通村公路往往要绕几道山梁,跨几座深沟,坡度大、弯道急,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为此我省公路管理部门格外重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去年共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万公里。
如今,在我省广大农村,通村公路建到哪里,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就延伸到哪里。厚实的水泥防撞墙、红白相间的防撞墩、不锈钢防护栏……这些安装在村道两边的生命安全防护设施,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安上了一道道“防护墙”。
扩大运营:让农村公路发挥应有的效益
7月初,孩子们陆续放暑假了,清水县秦亭镇麦池村农民白宝山放下手中的农活,坐农村公交到县城接孩子回家。“现在路好了,公交通到了村口,从家到县城50公里路用不了一个小时,真是太方便了。”白宝山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部门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把农村客运站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改善农村客运发展滞后的面貌。去年,全省新增通客车建制村505个,全省81个县(区)109个客运站实现联网售票,全面覆盖14个市(州)。
陇南成县陈院镇梁楼村大学生梁家豪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乡办起了农村淘宝店,帮助乡亲们销售农副产品和代购日用百货,网店开得越来越红火。“现在农村道路四通八达,通信也发达了,在农村创业,天地一片宽广!”梁家豪说。
如今,依托连着田间地头、串起千家万户的农村公路,带动各地特色农业、乡镇工业、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农家乐”“乡村游”迅速兴起,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改变了农民群众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