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慧本报通讯员盛志国
这段时间,邓州市桑庄镇田营村68岁的田西刚老汉的开心事不少,最让他开心的是去市里参加颁奖大会。8月1日,邓州市对全市脱贫致富典型进行表彰,田西刚被评为“脱贫之星”。
一辆崭新的、挂着“脱贫光荣”牌子的电动三轮车停放在田西刚的小院里。“现在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政府还奖给我这辆电动车,以后卖豆腐更方便了。”8月12日,田西刚抑制不住自豪和喜悦。
两年前,田西刚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三万多元的债务。“屋漏偏逢连阴雨”,儿子患了精神病,儿媳妇撇下孩子远走他乡。“一家的生活全靠我一个人,儿子需要照顾,还要种地养家……”回想起来,田西刚眼泛泪光。
2015年,田西刚的生活出现转机。来田营村驻村的邓州市环保局扶贫工作队队员李光申在走访中了解到,老田是勤快人,关键是缺技术、没挣钱的门路。镇里实施到户增收项目,给田西刚发了4只羊,李光申鼓励他下工夫把羊养好。在田西刚的精心喂养下,他家的羊发展到十几只,去年卖羊挣了3000多元。
李光申听朋友说有做豆腐的设备要转让,他想,如果老田在家里做豆腐,既能挣钱又不耽误干农活,豆腐渣还可以喂羊。他和老田一商量,两人一拍即合。李光申垫钱帮老田买了设备,送他到镇上学习制作豆腐的手艺。去年10月,田西刚的豆腐作坊开张了,生意好时一天能卖300多元。
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多次进村入户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镇里还组织农业专家来村里开展雨露计划培训班,给村民讲解种植花生、玉米的技术。在掌握相关政策和技术后,老田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他经常说,自己有手有脚,戴着贫困帽子等、靠、要,脸上无光,自力更生脱贫才光荣,只要勤劳肯干,就能脱贫致富。
“我去年流转了15亩土地,今年种了花生和玉米;农闲时卖豆腐;羊越养越多;在村里干环卫工,每月有600元工资。去年扣除各种花销,净收入有三万多元。感谢政府和帮扶人员,让我摘掉了贫困帽。”老田说。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