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8月14日电 题:贵州:上千亿资金实施“六小行动计划” 加快脱贫的“故事”越来越多
新华社记者 杨洪涛、汪军
“村里的竹鼠卖到广东供不应求,现在‘绿色资源’能卖钱。”贵州月亮山区腹地榕江县计划乡加宜村致富带头人蒙正林说,以前交通闭塞,信息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村里3000多亩竹林一直闲置,“现在路修好后,预计今年带动的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万元。”
如今,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因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加快脱贫的“故事”越来越多。自2013年来,贵州整合资金1800多亿元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脱贫奔小康步伐明显提速。
发力农村公路当好脱贫攻坚“先行官”
“以前,很多寨子不通路,一到下雨就‘断交’,严重制约了发展。”从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志斌说,各级交通部门筹集资金10多亿元正在修建2条二级公路、1条三级公路,将彻底打破西部片区交通“卡脖子”问题。
据贵州省公路局统计,自2013年启动“小康路”建设以来,全省已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6.16万公里,完成县乡道改造2890多公里,处置农村农路安全隐患里程1.34万公路,农村“行路难”现象得到很大改观。
为加快疏通山区“毛细血管”,今年初贵州安排97亿元用于贫困地区普通公路建设;8月又启动脱贫攻坚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针对39110个30户以上的村民组,建成通组硬化公路9.7万公里,确保到2019年实现全省“组组通”目标,项目覆盖200余万贫困人口,为持续脱贫创造必要条件。
黄平县平溪镇皇妹山村支书陈杰说,全村758户散居在14个自然寨,今年3月村里才通了第一条硬化路,交通长期制约群众脱贫,“2018年实现组组通后,脱贫不成问题”。
改善水电条件为脱贫提供“引擎”
“现在拧开龙头就有水,再也不用拉水宰牛了。”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永胜村村民张强胜说,村里没水源,多年来吃水靠挑,其他生活用水靠收集到的“房盖水”。
作为一个肉牛经纪人,他每天都要宰杀1至2头牛卖,今年4月通自来水前,每天要骑三轮车到集镇上去拉水,既花费时间,又增加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