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宜兴市为此建立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法院主导、属地负责”十六字破产工作指导方针,组建了破产领导机构及负责地区破产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主动引导形成行政权力边界意识,树立破产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理念,激发属地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的积极性。
2016年9月,宜兴法院裁定受理了负债总额为20.15亿元的江苏莱顿宝富塑化有限公司重整一案,并于同年10月指定管理人具体负责重整事务。法院在重整期间大胆创新采用了“分离式处置、有效利用资源、最大化保护权益”的“反向出售式”重整模式,既保护了企业外壳和主营业务的存续,又将其余所有资产债务整体转移至相应平台公司,避免原主体新增课税负担,取得了快速消化所有资产迅速转入正常运营的优势。
“谁都没想到一个破产案件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时,会引来宁波远大石化、厦门象屿集团、中信国安化工这些大企业的竞争。”该案审判长、宜兴法院民四庭庭长周馨介绍,最终中信国安化工有限公司“胜出”,一次性出资3.5亿元取得了莱顿公司全部股权,破产重整企业的债务清偿、职工安置都得到全面落实,还另外投入资金用于生产装备优化升级。
政法机关善用法治方式处理复杂经济问题,成为宜兴投资发展环境的“加分”因素。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宜兴市签约落户了底特律电动汽车、协鑫新能源物流车、天津中环晶硅切片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无锡全市1.9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加达17.2%,位居无锡各区县第二位。
保障金融安全
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化乱象为有序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往往看指标数据,法治建设的成效又往往不能立竿见影,更无法简单用数据来衡量。经济学和法学看似“隔行如隔山”,两者之间如何深度融合,一直是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得到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问题导向指引下,用法治思维解决经济问题,更多来源于基层实践。
由于对民间借贷规模不断膨胀背后的金融监管缺失问题预估不足,无锡市也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接连出现了累及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违规恶意逃废债、民间借贷导致市场主体经营秩序混乱、大量案件涌向法院等问题。
无锡市梁溪区是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占区域GDP比重达70%以上,其中非公经济形态又是第三产业主力军。碍于对金融法规知识的缺乏,市场主体一旦在经营中陷入投资诈骗“陷阱”,不仅无法轻易脱身,而且还累及相关关联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