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新内生动力
海洋装备制造业迎新机遇
山东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拥有中央驻鲁和市属以上涉海科研、教学机构56所,海洋界院士21名。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平台达到236个,其中国家级46个,30多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全国唯一的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家重大海洋创新基地建在我省。众多的海洋科技平台折射了我省雄厚海洋科研力量,据统计,每年的海洋科研成果超过千项。
如果说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石,那么装备制造业就是海洋经济加速起飞的“引擎”。随着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持续推进,海上多功能平台、大型智能深海网箱、海洋探测观测设备等海洋牧场装备需求不断攀升,为我省海洋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全省重点造船企业,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建起了省内唯一的专业船舶设计研发平台。
一方面,抢抓中韩航线客滚船更新机遇,承接大型豪华客滚船订单。不到一个月,相继完成了“海蓝鲸”“新石岛明珠”两艘大型豪华客滚船的交付、下水,自去年以来已成功交付5艘大型豪华客滚船。此外,还为伊朗建造了两艘3.12万吨重吊船,创下多项国内之最和国际领先;另一方面,借助军民融合发展机遇,向军工制造和海洋工程船舶建造转型扩张。目前,黄海集团在建和手持船舶订单39.7亿元,交船期已排至2018年。
而石岛重工和鑫弘重工则把新动能的培育放在了市场创新上。石岛重工紧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先后为中东、西亚、东欧等国家设计制造了海水淡化、石油化工等高端压力容器装备。今年,企业新签订单近5亿元,市场辐射俄、法、意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鑫弘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和告诉记者,集团对原永喜船业进行重组后,两头出击,一头把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船厂作为开发重点,另一头加大对欧洲船队的开发力度,通过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鑫弘重工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修船企业之一指日可待。
培育海洋服务新业态
补齐“向海”短板
“十二五”期间,我省海洋经济年均增速11%,总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二位。2016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33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9.8%。但2016年我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5.8:43.2:51,海洋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海洋油气、海水利用、海洋装备、滨海旅游等产业与其他省份有不少差距。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服务新业态,成为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