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元镇中心卫生院采访时,笔者遇到县中医院医师张全。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们针灸科的6位医生,每人1周轮班到三元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相当于镇卫生院长期有了县级医院的医师,提高了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让农村老百姓不出镇就享受到高级别的医疗服务。
“随着健康扶贫的深入开展,我们乡镇卫生院里住院的病人增加了,群众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满意度也提高了。”在镇巴县三元、小洋等镇中心卫生院采访时,董培志、唐伶俐两位院长都有这样类似的感受。
五大体系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8月4日上午,镇巴县小洋镇召开健康扶贫政策培训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全镇责任医生团队、卫计专干、村医生、包村负责人、卫生计生工作人员等参加了学习。“像这样的培训,全县每个镇都要搞。”镇巴县健康办副主任张安平介绍说,他们要求责任医生团队进村入户,做好政策宣传,确保深入人心。
除了政策的到位,看得好病,核心是设施设备完善和人员素养提高。镇巴县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增强服务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设备配置建设、服务内涵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优质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近两年来,镇巴县狠抓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落地建成。如今,走在镇巴县城的街道上,县中医院的新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年底即将实施搬迁,投入到全民健康的保驾护航中。而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综合楼也已完成土地置换,这个项目争取到了中央投资5000万元,成为该县卫计系统来自中央的最大一笔投资。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改建申报及资金筹措。仁村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已投资80万元,年底投入使用;兴隆中心卫生院进入二层建设中,已投资300万元,明年5月将建成使用。继县级、乡镇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今年县上又争取3290万元国开行贷款用于村卫生室建设,并配套500万元贷款用于村卫生室设备更换。这样就构建了镇巴县的县、镇、村基础建设体系,县级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建设标准,每个乡镇均有一个达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均有一个标准化卫生室。
如果说基础设施设备的改善是硬条件,而健康教育的推进则是软实力。镇巴县非常重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移风易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镇巴县医院的健康教育贯穿入院、住院、出院全过程,开放了智慧医院系统、电话自动录音随访系统、健康教育短信平台、微信平台等,坚持学术讲堂、健康教育讲座,已逐步从“宣传教育型”转向“教育、参与、行为改变型”发展。“我们与县电影公司合作,制作了《家庭急救常识》《农村性猝死的预测和预防》等8部健康教育影片,随电影下乡深入到全县各个村庄播放1000多场,受到广泛欢迎。”镇巴县医院院长李辉鹏说。
如今,镇巴县卫计局在多年实践探索基础上构建起的“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健康管理、‘三线’合作、绩效考评”健康扶贫管理五大体系正日益发挥出积极作用。“自今年起,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全县县、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发展,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让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升。”镇巴县健康办主任周自杰说。
本版图片均由欧世强 郗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