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这个绿色发展引擎产生的动能有多强?看看旅游公路两侧农家乐“你追我赶”的发展步伐就知道。
看着左邻右舍正在翻新修缮的农家院,围场哈里哈乡哈里哈村“万红农家乐”的男主人不无压力地告诉记者,2014年新建的小院,由于房间没有独立卫生间,3年之后就落后了。
如今塞罕坝已成为继避暑山庄之后承德的又一张名片。在市区看完皇家园林的自驾游爱好者,受塞罕坝的绿色吸引,一路北上,深入坝上腹地,纳凉避暑。
随着游客的涌入,塞罕坝林间的山野菜也成为附近农民收入的重要“进项”。蕨菜、黄花、蘑菇、金莲花……“这些城市人喜欢的‘山珍’能从春一直采到秋。”围场哈里哈乡台子水村59岁的党支部书记赵礼告诉记者,有的人家靠此一项就能年收入几万元。
在分享塞罕坝带来绿色红利的同时,2000年围场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15年,该县又在全县推行禁牧。借助塞罕坝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绿化苗木基地的优势,围场的苗木产业也已成规模。
对于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赵礼有着自己的认识。“绿水青山不是宝藏是银行。”他对记者强调,“有存才有取。”
由黑到绿的选择
1吨水贵还是一吨钢贵?承德给出的答案是水贵。这不是神话,而是塞罕坝参与创造的纪录。
受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滋养,发源于围场县哈里哈乡的伊逊河,流经隆化和滦平两县境,至承德市滦河镇汇入滦河。在承德市双滦区伊逊山泉饮品有限公司,一股股伊逊河深层地下水被灌装成瓶装水,销往京津。
在北京市场,1吨伊逊山泉卖到4000多元,这个价钱超过一吨粗钢的价格。
曾受“先污染后治理”错误发展观影响,“要蓝天还是要发展”这道选题困扰过很多人。而今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代言的塞罕坝,正刷新着人们头脑中的发展观。
目前,承德市的森林面积达到3417万亩,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8%提升至57.67%,被誉为“华北绿肺”。每年,因造林植绿,承德自生水37.6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接近1000立方米。据勘测,现今中国北纬41°地区以及华北地区,唯一不缺水的地方就是承德。
在承德兴隆县雾灵山塔西沟,农夫山泉雾灵山承德饮用水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北京汇源等知名企业也先后签约,落户承德。目前,全市饮用水生产企业达到28家,设计产能420万吨,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带动就业近万人。
去年,承德市天然山泉水、文化旅游及医疗康养、清洁能源等十大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3%,超过传统“两黑”(黑色金属采选及黑色金属冶炼)产业10个百分点,承德主导产业完成绿色转变。
塞罕坝不仅搅动着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同时在人们眼中,这个地方也已成为衡量“绿色发展”的计量单位。有新闻报道称,最近5年全国增加造林面积达4.47亿亩——相当于新增了400个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