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他带着达瓦次仁构建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队伍、制订常规大型医学装备配置方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设备科,为各科室的临床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魏建华告诉记者:“我们第二批队员即将离开阿里了,但是我不太担心设备科的正常运转,因为我培养了达瓦次仁,他已经可以上手了。”
这样“传、帮、带”的方式极大缓解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人才匮乏的现状,从“输血式”援助向“造血式”援助方式的转变也为阿里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这种“造血式”援助得益于陕西和阿里两地共同搭建并优化的医疗人才培养平台。在当地的配合支持下,我省援藏医疗队积极运用各项政策,制订了一系列留人用人措施,积极实施对外招聘。截至目前,已初步确定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已招聘引进医护人员45人。
据了解,我省援藏专家们带领徒弟共开展新技术51项,结对帮带19对,帮带徒弟33人;已经培养出9名护理骨干,还有1名医疗骨干已经在陕西顺利完成进修学习,第二批进修学习工作也已开始筹备。结对帮带、外出培训、相互交流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奉献让民族团结一家亲
促进陕西与阿里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医疗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阿里地广人稀,有限的医疗资源也只是集中在县乡一级医院,而且医疗水平有限。所以,患者需要赶很远的路到阿里看病,他们的病情往往会因此更加严重和复杂。
“由于没有暖箱和辐射台,没有呼吸机等相应的抢救设备,藏族女医生毫无顾虑地解开衣扣为低体温、休克的新生儿复温;那时候也没有呼吸机,我们的医护人员接力手动按压复苏气囊持续约7个小时。”回想起这些,赵智眼眶湿润。
8月1日晚上,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乔晋向记者讲述了一次惊险的救灾抢险。
“那是我刚到阿里的第11天,日土县东汝乡阿汝村2组发生前所未有的特大冰崩事件。接到医疗救援任务后,我们3名援藏队员跟着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救灾队一起,走了10多个小时的山路,到达海拔约6000米的救援地开展施救”,乔晋向记者回忆着当时的情况,“事后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
因为阿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部分患者都集中在基层,这就要求援藏队员们克服身体不适去基层为更多患者服务。
“7月初,我们历时20天,行程3000余公里,从海拔4600米到5700米,再到3700米,走过了泥泞沼泽,也走过了崎岖山路,我们在没有路的路上连续奔波了12小时。这期间,我们经历了暴风雪的突袭,经历了烈日下的酷晒,过山车似的海拔变化,让我们反复经历着头痛和失眠。”虽然很痛苦,但魏建华说起调研结果却很兴奋,“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初步掌握了阿里地区县级医院创建甲等医院及医联体建设、医学装备管理现状以及近3年阿里地区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第一手资料。”
不仅如此,援藏队员张卫善、赵智、魏建华还在途经的各县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疗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和新生儿复苏相关知识培训。不善言谈的张卫善说:“能把他们的病治好,我就觉得很高兴。”
于勇感慨地说,“组团式”援藏队员们在藏期间,不仅发扬了延安精神,也同时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他们身上,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在雪域高原完美结合、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