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HTV-2猎鹰战斗机,每架造价3.8亿美元,可携带5吨重的物资,用运载火箭发射,然后在大气层外层的亚空间轨道,以20倍音速飞行,接近目的地后再减速、滑翔到适合的区域,实现精确打击。该战斗机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不过从2003年开始研发以来,猎鹰的试验并不顺利。2010年4月首次发射9分钟后失去联系坠海。2011年8月第二次试验发射成功,但在返回地球时失去联系。此后,猎鹰项目基本停顿。
X-37B飞机,是一种既能从地面起飞,又能在太空飞行的空天两用战机。它以助推火箭发射或飞机投放、进入地球轨道高速飞行,在需要的时候再降落地面。X-37B无人驾驶,长9米,翼展4.57米,全机重量5吨,可携带4吨至5吨左右的载荷(包括武器、卫星等)。它的时速接近3万公里(25倍音速),很难被常规雷达发现,而且能在太空轨道运行数百天。通过地面或其他空间设备的遥控,X-37B可以在太空完成侦察、投放卫星任务,也可以加装攻击武器系统。X-37B还可以直接从地球轨道上俯冲入大气层,对目标定点打击。2010年,X-37B从佛罗里达州首次成功发射升空,此后在2011年、2012年、2015年又各发射了一次。其中,2015年发射的X-37B在太空遨游718天后,于2017年5月降落。
而X-51“冲浪者”高超音速冲压巡航导弹,则是美国对战斧巡航导弹的加速升级版。其既具有精准定位和自动导航能力,又能以高速飞行来突破敌人的拦截。该款新型导弹长4米,速度达到10马赫左右,射程高达6000公里。本次美澳联合研制的便是这款利器了。
虽然有这诸多成果,但美国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态度却颇为矛盾。美国有专家呼吁应该在全球禁止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这当然不是为了世界和平。事实上,美军一方面希望自身能够掌握威力巨大的高超音速武器,来对潜在敌对国家和不服从美国霸权的国家进行威慑与打击;另一方面,由于高超音速武器现在各国都在起步阶段,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反而不算太大,无法保持其如航空母舰等方面的代差。
同时,全球打击、超强突防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也对美国两大洋环绕、领土辽阔的天然防御优势构成了挑战。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敌对国家的高超音速武器,完全可能突破地理距离和现有导弹防御系统,攻入美国腹地。因此,美国对高超音速武器是又爱又恨。
俄罗斯:反制霸权,维护地位
俄罗斯在高超音速飞行器方面的基础能力较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研究出玄武岩导弹、花岗岩导弹等超音速3倍的导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一度走低,但在普京上台前后,试射匕首(SS-18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等洲际导弹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