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沙说,他想创建一个中国文化传播中心,让更多阿拉伯人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让更多年轻人学汉语。
华裔愿做中印往来桥梁
选手正在晋级比赛。 组委会供图 摄
凭借表演中国京剧《穆桂英挂帅》,印度尼西亚选手柳添贵在“过桥”比赛中惊艳四座,成功晋级亚洲组30强。
这位21岁的华裔就读于印尼苏北省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祖籍福建厦门同安,擅长《刀马旦》、《梨花颂》等中国国粹京剧,精通中国古代文化和风俗习惯。
“奶奶说华裔的‘根’在中国,要我学会汉语并了解中国。”在柳添贵看来,中文难在汉字,少一笔多一划意思就不同。遇到不会的汉字,他会重复写10多遍,不懂的成语就请教老师。
被誉为汉语界“奥林匹克”的“汉语桥”自2002年启动至今,已吸引120多个国家的上百万名青少年参加,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因为“汉语桥”,柳添贵结识了很多热爱汉语的朋友。
“没有‘汉语桥’,我们仅是单纯学习汉语,不会深入认知中国和中国文化。”柳添贵表示,“汉语桥”让他实现了来中国和上电视的梦想。比赛结束后,他会进行汉语深造,做印尼和中国交流往来的桥梁。
中文成德国小伙爱情“红娘”
帅气的外表加上会讲德语、中文、英语、法语和拉丁语五门语言,德国学霸何本德成为本届“汉语桥”赛场上一颗闪亮的新星。学习汉语仅两年半的他就斩获欧洲赛区的冠军,成为首个拿到全球总决赛“入场券”的选手。
2014年至2015年,何本德参加了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换生项目,来到清华大学中文系专门学习汉语。在清华大学期间,何本德不仅变得独立,还结识了现任中国女朋友。 这对恋人在清华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孟加拉国选手王亚美。 组委会供图 摄
“学习中文重要吗?学习中文当然很重要。如果我不会讲中文就不会有现在的女朋友。”何本德说,“汉语桥”的绝妙之处在于吸引很多外国人关注中国,让各个国家的汉语爱好者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何本德认为,中德两国有很多不同,德国人直接,中国人含蓄;中国人喜欢热闹,德国人比较高冷。“未来两个国家交流合作是大趋势,只有会中文才能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促进交流,会说汉语变得很有优势。”
谈及未来,何本德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并计划到中国工作,跟女朋友建立一个开心、幸福的家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