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颢哲
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6集纪录片《你从井冈山走来》前晚在北京卫视迎来收官。从第一集《擎枪易帜》中的“莲花一支枪”凝聚革命力量,到最后一集《铸魂归心》中的人民军队初见雏形,《你从井冈山走来》用纪实手法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建军史。在这段看似远去的革命岁月背后,纪录片也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告诉观众,红色历史距离当下其实很近。
《你从井冈山走来》共分为《擎枪易帜》《改编上山》《凝沙聚力》《劈荆克难》《突围拓路》《铸魂归心》6集,依据历史发展的线性脉络,每集在展现从失败到胜利的过程中有序递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尹国明看来,《你从井冈山走来》并不是说教式地给出现成的历史答案,而是引导观众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告别说教,会讲故事,启迪思考,这种方式很适合当代年轻人的心理。”
从呈现的效果看,《你从井冈山走来》挖掘了大量历史细节作为内容支撑,体现出浓浓的历史感。用节目总导演黄炜的话说,就是从熟悉的重大事件中寻找许多陌生化的视角,进入“历史的后台”,让更具个性化色彩的故事成为重大事件的佐证。
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令不少观众动容:在党旗的样式确认后,何长工来到裁缝店,请求老裁缝梁幼陶连夜赶制红旗一百面。虽然之前见过几次面,可梁幼陶仍有些紧张。在白色恐怖蔓延的形势下,连穿着红衣服的新娘都会被地主民团虐杀,但他最终被“工农革命军”的字样打动,并认定“这个大个子军官是个好人”。天刚放亮时,何长工拿着制好的旗帜,带领士兵快步离去。虽一夜未睡,但他们脸上洋溢的兴奋,给老裁缝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你从井冈山走来》将目光聚焦于一件件“小事”上,勾勒出特定时期发生的种种事件,立马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片中提及的黄埔军校内由共产党人组织的“血花剧社”与国民党右派势力建立的“白花剧社”之争,就很抓人眼球。血花剧社在上演讽刺袁世凯称帝闹剧的自创戏《皇帝梦》时,没演多久便招来白花剧社若干舞女的捣乱,两派学生从口角之争变为拳脚之争。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这样的冲突时常发生,看似不足为道的小事背后,指涉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大矛盾。
《你从井冈山走来》由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承制,但讲述的方式却与《档案》有所不同,而是以22位开国将帅的后代当作讲述人,来串起全片。黄炜回忆,在前期采访中,有太多次被这些将帅后代们言语中蕴含的饱满情感所打动,后来干脆邀请他们出任讲述人。在黄炜眼中,井冈山后代从父辈的手中“接过旗帜”,由他们担任讲述人更有说服力,“这些故事都是他们亲耳听到或者亲眼看到的,那种情绪是外人模仿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