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环节:男生展示。这一部分共有三轮短片播放,第一轮播放男生第一视角短片,男女嘉宾展开交流,结束后男生在全部女生中选择一位进入“最终选择区”;第二轮男生照片展示,呈现从小到大的变化轨迹,而后正式出场,此轮交流结束男生再选择一位女生进入“最终选择区”;第三轮播放男生情感经历、兴趣爱好等内容短片,进一步了解。
第三环节:最终环节。若心动区女生留灯为0,主持人公布“最终选择区”女生留灯情况,全灭离开,如有留灯,进入牵手环节;若心动区有女生留灯,男生可从心动区选择一位女生,替换“最终选择区”的一位女生,从中做出最终选择;男生或可不替换女生,在“最终选择区”的两个位女生中做出最终选择。
综合来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拥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示和表达空间。且“喜好选择”和“盲选法”的加入,使得情感层次更为丰富,人物关系更为饱满,悬念和反转贯穿始终。
改变让观众觉得新鲜,但让台下一个人特别紧张。制片人李政始终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第二天的第二场录制里,有一个女嘉宾误解了新规则,他几乎是一个箭步冲上台,“你为什么不好好记住规则?!”
新规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陌生的,而在考虑陌生的规则是否会被观众接受之前,制作团队一度更焦虑的,是这个规则能不能为台上的嘉宾所接受——毕竟,第一轮亮相就被“划”到了观察区,这对女孩来说多少尴尬,尤其是一次又一次收到否定信号的时候。
这种因为被男嘉宾“淘汰”到观察区而引发的反弹。李政其实有所预料,作为一直伴随《非诚勿扰》成长的执行制片人,他洞悉男女之间有关恋爱的任何一个细节,“我们考虑过,这个规则会不会让女嘉宾不悦。”
但让他放松下来的,是这种不悦背后激发出来的“自带角色背景”。在李政看来,那些因为男嘉宾的犹豫而身陷观察区的女性,在随后跟男嘉宾互动时会与之产生一种自然的碰撞,类似那种“你第一回没看上我对吧,那我就要让你看看我有多好”的心理动向。
“它激发了女生自带角色背景去探讨的情绪上的变化,原来24个人没有这样一个分区”,从扇形结构到现在的哑铃结构,李政认为,尽管它在社会构成中不是一种好的状态,“但在舞台上,它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