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固然要通过适当的组织方式,但关键还是在于能否满足青年的多方面需要,其中既包括在学习成长、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现实需要,也包括通过社交寻求共同兴趣爱好和情感认同的需要。”郑长忠表示。
2017年4月21日,第九期“青年之声”众创互联路演驿站在京举行,一位创业青年在项目路演结束后回答投资人提问。中国青年网记者包晗 摄
青年的诉求需要回应,更需要实打实的服务。团中央“青年之声”20个服务体系全方位示范,从成长成才到创业就业,从身心健康到读书婚恋,从网络安全到科技体育……近200场活动,300万人次覆盖,“青年之声”广泛整合社会资源,与青年同呼吸共命运,让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
6岁丧母,15岁丧父,因贫困两次辍学外出打工,花一样的年纪,如何生存下去已经成了聂来必须面对的问题……直到他遇到了“授渔计划·青年之声”。2015年启动的“授渔计划·青年之声”一帮一助学行动,为聂来提供了上职校的机会,并改变了像他这样的千余名青少年的生活轨迹。
随着春季人社部门100多个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陆续举行,“青年之声”将再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布130多万个工作岗位……
2017年4月23日,“青年之声”单身青年联谊会第15期在京举办,来自中国电建、中国中软、中国建行、中国中铁等单位的80多名单身青年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金笛 摄
“近八成青年因生活圈子窄而脱单难”、“超七成青年希望事业家庭两手抓”,2017年2月,依托“青年之声”开展的《大中型企业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公布,为服务青年婚恋提供了精准依据。“青年之声”每月举办单身青年联谊会,16期活动为近2000名青年带来脱单希望,47家婚恋服务点入驻平台,为各地青年交友搭起一座座便捷的鹊桥。
每一个青年需求的“痛点”,都是“青年之声”的关注重点。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青年发展送上十全大礼包,各级“青年之声”先行先试,服务联盟对接青年发展全覆盖。两年来,“青年之声”服务青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