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在此次会上,几位试点城市代表交流了经验做法。保定市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收益奖励等市场化模式进行投融资,项目总投资466.65亿元,其中企业自筹和居民出资321.86亿元。郑州市坚持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以发电机组供热改造、工业企业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热利用等“五大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清洁能源取暖工作。廊坊市实施严格的施工资质准入,建立约谈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施工质量不合要求坚决清退。天津市武清区针对“无煤区”建设的大量手续工作,建立项目绿色通道机制,创新采取“以函代证”“容缺后补”等方式,全面提高手续办理效率。
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认为,通过以气代煤、以电代煤、集中供热替代,以及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这是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技术路线,也是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而“清洁型煤+环保炉具”的技术路线已走过弯路,在对暂不具备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地区,可作为散煤治理的过渡性措施,但不应纳入清洁供暖实施范围。
“用户侧”建筑能效提升是清洁取暖的重要组成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表示,各试点城市应持续推进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认真遴选改造项目,落实改造方案,落实配套政策及资金,创新改造模式,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在试点期间,城市主城区基本完成具备改造价值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所辖县区具备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比例不低于80%,改造后建筑能效提升水平不低于30%。
加大投入强化监管
刘伟表示,试点城市在充分使用好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同时,要加大对清洁取暖工作投入力度,承诺的资金要优先安排、切实到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财政资金效益,理顺电价、气价等体制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运营模式。地方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资金管理,加快预算执行,避免发生“钱等项目”问题;要注重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与有效性,确保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4部门将视情况组织专门检查与政策督导。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在会上表示:“在国家层面,结合《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编制,我们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召开会议,讨论重大问题。”
清洁取暖改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此次先从雾霾较为严重的“2+26”传输通道城市中选择12个城市进行试点,目的是探索道路、积累经验、示范引导,对一些共性问题、疑难问题拿出实招和狠招,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刘伟说:“目前,离今年的供暖季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试点城市一定要增强紧迫感,立即行动起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碧娟 曾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