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希望能够打造出一家超越个人工作周期和生命周期的公司,持续地实现公司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个时间,他希望是九九八十一年。每9年公司能够前进一大步,最终取得“真经”。
2016年,猪八戒网进入第二个9年的创业期。打通线上线下,做好国际化,让知识工作者服务全世界,是朱明跃赋予这个阶段的新目标。
把人生当成一次创业
作为一个服务创业者的创业者,朱明跃认为,创业是少数已经看到未来,而且愿意去拼搏和坚持的人,才能够最终做下来的事。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所以,我不太鼓励孤胆英雄式的创业。”朱明跃认为,要更加宽泛地理解创业。比如,找到一个平台,与平台共同成长,这是一种更理性、更聪明的创业方式。还有就是把人生当成一次创业,抓住每一次机会,然后努力去做。
从猪八戒网的“32变”,不难看出创始人的精神气质。中师毕业后当小学老师,朱明跃在赛课中得不了第一也要力争第二。转行做记者,没有专业背景,只能跑社区新闻,但朱明跃始终记得报社领导对他说的一句话,“在这个城市里,想要有一张你自己的办公桌,这张桌子上有你的一台电脑和一部电话,这些东西不是靠我分配给你的,是要你自己凭本事去挣来的”。终于,朱明跃成为《重庆晚报》的首席记者。他回忆说:“那个时候很拼,自己现在都觉得不可想象。回头看,那其实也是一种创业。”
2006年,辞职创办猪八戒网时,朱明跃充满激情。这个状态持续了两年,觉得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一切皆在掌控。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隧道期”。“我们重庆的隧道,动不动就是十几公里。那时候就是走在隧道里的感觉,完全看不到出口的亮光,要不断重新确认自己身在何处,甚至要摸摸自己的手在哪里,嘴在哪里,确认自己的存在。”朱明跃说,这个阶段,感觉问题无处不在,对一切充满怀疑。之后,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又进入了新一个周期的兴奋。大脑高速运转,里面机器轰鸣,完全停不下来,极致状态下连梦里都在做决定。
如今,朱明跃说,现在他开始尝试把公司和家庭、工作和生活做一个区分。“当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做一个内心安静的父亲。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进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