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记者乘车从盈江县城出发去石梯村,一路山多弯急,约62公里的路用了两个小时。快进村时,道路明显宽敞起来,村口立柱上雕饰的犀鸟头,彰显着景颇族的民族特色。“这条14公里直通村里的路,是国家2016年的边境转移支付项目投入1600万后,在去年10月修通的。”盈江县太平镇镇长李学军说:“石梯村的旅游现在是太平镇的一个亮点。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有犀鸟、红腿小隼、孔雀雉等550多种鸟类,还有国家级保护植物26种,过去只是观鸟探险的人来,现在路通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石梯村拥有24.7公里的边境线,是一个景颇族和傈僳族杂居的边境山区村寨,共有45户、185人。石梯村海拔最高1300米,山下的洪崩河吊桥从大盈江上横跨而过,海拔300米左右。
“这儿的生态环境这么好,是因为附近的村民们这些年转变了发展观念和方式,从砍柴人变护林人,从打鸟者变爱鸟人。所以鸟越来越多,风景日益秀美,已被设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2015年建起了犀鸟谷。”太平镇党委副书记杨宏飞说。
阁龙农家乐的主人徐小龙是景颇族,家里有6口人。他家祖上7代都住在石梯的山崖上,以前刀耕火种,靠一点薄田种些旱谷、香草,一年的毛收入只有1万多元。当年住的是茅草房,没有路,出寨子到山下的芒允镇去赶集,每次都要3天才能回来。“路修通了以后,骑摩托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集市了。看着来村里观鸟的人越来越多,我今年3月份开办了农家乐,能住5个人,到现在毛收入有3万多元。现在我家还养一些政府扶贫的二代野猪,与过去相比,我家的收入高了三倍多。”徐小龙掰着手指头边算边说。
村党支部书记排中华同是景颇族,他最深的感触是:“这几年党的政策特别好,政府送来种子、化肥让我们种咖啡、坚果,在房前屋后种茶叶、荔枝、芒果等。收入增加不说,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观鸟游客来得越来越多,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观鸟旺季,一年最多有400多人来观鸟。寨子里又有四五户村民要开办农家乐,石梯村民会过得越来越好。”
“还有,今年国家的兴地睦边项目还投入了100万元,对全村230亩旱地进行整治和改造,等这个项目实施完,旱地变水田,村民还会再增产又增收。今年比2016年每户预计可增收4000元至5000元。”排中华兴奋地说。
腾冲市滇滩镇:
治水兴地定民心
“我们西沙河的治理是破例列入兴地睦边土地整治规划的。”云南省腾冲市滇滩镇原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李定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