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贝蕾”传销,以高端化妆品吸引传销者入会,缴纳2900元“会费”,即可入伙。组织内部分工明确,分为会员、推广员、培训员、代理员、代理商五个级别。上百人分布七八个窝点,到达培训员级别,就可管理窝点。
“组织者会告诉新人,做到代理商级别每月可以拿到3.8万元,出局的话,奖励290万。”反传销协会成员张明(化名)介绍。
在传销培训和宿舍现场,记者均未看到蝶贝蕾产品的踪影。张明介绍,产品只是概念,并无实物,参与传销者不断发展,成员获得收益,从而获取分成。
多名曾被骗入静海蝶贝蕾的人员也证实,只知道这是一种高端化妆品,不管买多少套,也没给过实物,更没见过产品。
▲蝶贝蕾宣传条幅。图片来自齐鲁网
海啸花数万元后,升到管理层,获得一定程度自由,最终伺机逃脱。
“洗脑”是传销的重要环节。海啸介绍,通常是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平时会聊“怎么成功”类的话题,吃饭时强制规定每人都要讲话,讲怎么提高身价等。“进传销后要交钱,很多人交了钱觉得不甘心,只能继续干了”。
此外,新人入会,先将手机控制起来,每次通话,全程有人盯着,一旦用完立马收走。还会将新人“软隔离”,阻止新人跟其他人交谈或逃跑。
传销“围城”
静海传销案占全市近半
“今年以来,破获传销犯罪案件81起,刑拘252人,清理窝点168个,遣散1160人,解救被骗参与传销人员160名。”——天津警方
“去静海殡仪馆。”
“你们是不是去找传销的?我每天接触很多打车的传销人员,还有来救人的,都去殡仪馆。”出租车司机说。
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就陆续有乘客来静海找亲属,最近三四年,寒暑假尤其多。“都是来找大学生的,有时一天能遇到两三个。”
殡仪馆附近村民提到,传销人员经常来此“上课”。
双塘镇八里庄村也有村民称,田间树林里,常有传销人员聚集。“每天早上四点多就来了,到晚上才走,有时就住野外。”
新京报记者连日来探访发现,在静海大口子门村、小口子门村、曹官庄村、大河滩村、小河滩村、三街村、新一街村、花园村,上三里村、下三里村等地,均有传销人员的身影及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