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站收录,2012年至今,天津法院一审审结的231件传销案,116件发生在静海,占比近半。此外,16个区中,距静海较近的武清区(25件)、滨海新区(25件)、西青区(13件),传销案件也相对较多。
《中国工商报》2015年1月报道,静海自2008年以来,累计取缔传销窝点1300个,教育遣返参与传销人员3.5万人次,解救300人。
天津警方表示,2015年、2016年,累计刑拘传销者近400人。今年来,破获传销犯罪案件81起,刑拘252人,清理窝点168个,遣散1160人,解救被骗人员160名。
多名熟知静海传销的反传销人士介绍,静海距天津市区36公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给了传销滋生的土壤。公开数据显示,静海总人口近80万,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近25%。
资深反传销人士李旭分析,静海靠近天津市区,东临滨海新区,交通便利,物价房租低廉,平房城中村较多,适合传销生存,便于传销隐匿和控制新人。此外,通过网络招聘等邀约新人到天津市区或滨海新区,再转移至静海,着急找工作的大学生,不会怀疑太多。
升级扩张
待业大学生成受骗目标
“此前传销通过拉熟人方式,现在以陌生人为主,通过网络,受骗大学生群体占到80%。”——反传销人士
静海传销13年来,洗脑模式并没有变化,主要是邀约方式变化。多名反传销人士介绍,静海传销属北派传销,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控制人身自由。新人外出,都会有两个“老人”陪着,带到偏远地方进行集会活动。
“以往传销拉的是熟人,现在都是陌生人,约会、网聊、旅游、招聘,随便骗。”海啸说,如今传销“寻找目标”一般通过QQ群和招聘网站。
李旭回忆,2015年之前,都属于静海传销比较猖獗时期,经常有成群结队的传销人员出去上课,基本处于半公开化。这两年随着静海严打,传销越来越隐蔽,转入地下。
传销地点也不断往外迁移扩张。据公开资料,此前关于静海传销地点的披露多位于静海镇。张明“捞人”时发现,目前静海传销窝点主要集中在城乡接合部的平房区,严打之下,传销也从城区不断向郊区村落及沧州廊坊等地转移。
较明显的是,受害者群体发生较大变化。以往主要是农村打工青年,现在则以大学生为主。
出租车司机老陈曾拉过多名从传销组织里逃出来的大学生,送去天津站坐车。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他会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