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熬的是严寒。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风吹在脸上像刀割,几乎天天下雪。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早上起来,眉毛、帽子、被子满是白霜。
1963年春节前,19岁的孟继芝执行任务时冻僵在雪地里,双腿膝盖以下坏死,只得截掉。这个刚从张家口林业干部学校毕业的小伙子,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
塞罕坝人扎根高寒荒原,爬冰卧雪,数十年如一日,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不断摸索创新,终于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人工林不断向沙海延伸。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代塞罕坝人响应中央的号召,开始二次创业,启动了攻坚造林工程。
攻坚造林区域是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这种地块坡度甚至超过46度,机械不能作业。最难的是表土只几厘米厚,底下全是石头。没有土,树苗怎么活?
搞技术出身的刘海莹和全场技术员一起想办法。他们先在北曼甸分场试验,把石块挖出,人工运来客土。树苗选用樟子松,要求是株高大于25厘米、培育2年以上的大规格良种容器苗。这种苗更皮实,易于成活。坑内施基肥,辅之以覆膜保墒、草帘覆盖防风等措施。种下第一批苗,居然全活了。于是全场推广。
5年来,塞罕坝人在石质山坡上新造林15.3万亩,在基本没有补植的情况下,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竟分别高达98.9%和92.2%,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的目标。
5年来,类似于攻坚造林之类的科研创新在塞罕坝不胜枚举。据统计,最近几年,塞罕坝林场完成的科研课题有9类60余项,涵盖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诸多领域。《樟子松经营技术的研究》等20余项科研成果还荣获国家、省部级大奖。
5年来,积极践行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塞罕坝林场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充分地证明,一部塞罕坝林场发展史,就是一部苦干加巧干的科学兴林史。
不敢有懈怠 持续写传奇
如今,塞罕坝林场内人工林已达11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森林资源总价值超过153亿元,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
昔日高原风沙源已变身为高原林海。这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林,牢牢钉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如绿色长城日夜守护着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