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美说,她小时带过小弟,记忆中的小弟长相跟三哥相似。三哥特别喜欢小弟。他放学后得知小弟被抱走的消息,气得跟母亲吵架。后来,三哥把小弟留下的裹身体小毯及穿的衣裤拼接缝补成一个枕头,睡了很多年。
现在,她仍保留着三哥年少时的那张黑白照片,借着这张照片,在脑海中模拟小弟的模样。
昨天,当江南美展示照片时,一直沉默的张老太突然侧身过来,浑浊的眼中有泪光闪动。
江南美手机里一直保留着三哥(红圈人物)少年时期的黑白照片,因为他和抱走的小弟很像。
不怕难
目前,张老太已在“等着我”栏目进行了登记,并获得了相关编码。昨天,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也把张老太的故事告诉了“宝贝回家”重庆志愿者群群主唐果。
唐果听完后短暂沉默,她说,张老太寻子难度有些大,原因有三。
首先,在“等着我”报名成功,不等于能找到失散家人。“等着我”的人物及其寻亲故事均来自已经圆梦的寻亲家庭,观众看到的那扇门开启的感人场景是根据栏目特性设置的,其他的寻亲认亲等过程仅是曾经的场景再现。因此,栏目里的故事通常都是先找到人,再情境再现,只有少数个例是从节目获得线索后成功寻到失散亲人。
其次,张老太的血样纳入了DNA库中,但没有她过世多年的丈夫的DNA样本,这使精确寻到失散亲人的难度又增加了几分。
最后,孩子1964年被送养时只有40多天,不可能有记忆,当年领养孩子的重庆炮校那家人按常理也不会告诉他是养子的真相。1970年,炮校撤销。按张家人的说法,他们在炮校撤销后曾四处打听相关信息,只找到两三个可能知情的人,且对方均不愿透露任何信息。这让寻人变得又困难了几分。
重庆炮校遗址
唐果建议,张老太及其子女除寄希望“等着我”外,还得多渠道向公益寻亲平台发送寻子信息。这样做,成功几率会提高。同时,张老太若愿意接受“宝贝回家”帮助,他或张家附近的志愿者将尽快联系她。
发稿前,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拨通张老太电话。电话中,她很感谢唐果的关心及建议。她说,不管难度有多大,她和儿女们都不会退缩。她盼望,去世前能见到53年前失散的儿子。电话那头,她声音哽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