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过多久,就发生单车被扔运河的事件。在单车进驻曼彻斯特的最初10天内,警方处理了近20宗针对共享单车的盗窃和破坏事件。
此外,共享单车在曼彻斯特同样造成交通问题。英国《卫报》曾报道,共享单车旨在缓解拥堵,但是有时却因为用户随意停放,反而加剧了道路堵塞。
如果因为共享单车的这些缺点,就完全将其摒弃,显然是不明智的。曼彻斯特市市长表示,共享单车仍然是一个“在英国未被测试过的想法”,市政府会不断对其跟踪审查,保证它不会对他人造成不便。
这些就是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在海外,也有政府正对其严格管控。
英国曼彻斯特一名男子在骑共享单车。
从表面上看,阻止共享单车公司增量投放车辆,似乎会对这个行业造成不小的妨碍。共享单车行业的商业模式是,用户骑行才能带来收入,而要让用户骑行,就得保证周围有车辆可以取用。如果给道路上单车的数量设限,就使得共享单车公司被缚住了手脚,不能大举抢占市场。
但是,正如《南华早报》指出的,如果任由共享单车这样失去控制地发展,一旦引发公众的反弹情绪,反而会损害这一商业模式,使其不可持续发展。
一辆被共享单车“包围”的汽车
目前,一些共享单车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据一家公司的上海负责人透露,该公司8月派出80辆调度车归置乱停乱放的自行车,还有2500名工作人员负责清理和维修。
还有共享单车公司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利用蓝牙通信、红外线、RFID、高精度定位开发出“电子围栏”,不仅可以告诉用户哪里是随意停车区、指定停车区、禁止停车区,还可以让用户知道哪些区域有多少停车位。
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大多使用支持GPS的定位芯片,精度一般在10米左右。而“电子围栏”技术将四种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尽可能帮助用户更方便地取车、停车。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一定过程,共享单车完全适应市场还需要一些时间。也希望共享单车的用户在用完车后,将其停放到指定区域,方便了自己的同时,也应顾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