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静捷蔬菜专业合作社得知,合作社在竖新基地建了一个“标准化定制中心”,为满足盒马的高标准要求,新吸收了当地四五十个村民进行加工作业,也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
运输保障
清晨还在地里的菜,中午可能就上了消费者的饭桌,过程中的运输保障无疑是最大的难点。对此,盒马的解决方式是从源头就开始全流程的“标准化”。
首先是在产地直接包装,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外包装设计上,盒马日日鲜采用高品质的保鲜袋,每天的包装袋用7种颜色区分,醒目标注从周一到周日的7个日期,便于消费者识别。从菜量上,盒马日日鲜所售绿叶菜普遍在300~350g一包,猪肉则在350~450g一包,正好满足炒一盘菜的需求。而小包装设计也是贴近用户所需,避免用户吃隔夜剩菜,间接推动消费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运输过程中,所有的中间环节都是在冷链状态下,蔬菜采摘下来以后,然后一路以0—4度的冷链运输到门店。这样就保证了的商品品质。”侯毅表示,“标准化包装大幅降低了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损耗,还能保障产品极致新鲜。”
餐饮周转
只售一天,没有卖掉的产品怎么办?这也是多数人对“日日鲜”的疑问。对此,侯毅表示生熟联动、餐饮周转是应对损耗的秘诀。
“我们通过餐饮快速的加速商品的周转,肉可以煲汤,可以做馄钝,都可以。”在盒马的任何一家门店,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少餐饮店铺,侯毅说,“餐饮和超市合在一起做,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生鲜的周转。所以有餐饮这块我们生鲜是有保证的。”
只售一日的产品,尽管几乎都会售罄,但是一旦没有售完,在保质期内,也足以用超市自有的餐饮进行周转,从而避免了直接损耗。
新零售助推供应端革新 助力“菜篮子工程”
目前,盒马日日鲜品牌对农业供给侧端的革新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对于农业生产端来说,与盒马的合作,使得他们的销售渠道更稳定、更有保障,生产的计划性也大大增强。
在崇明静捷农场,7月到8月的销售额增长了约60%,通过流水线的引入,合作社的效率提升了约30%。这说明,盒马日日鲜已经对农业标准化作业、现代化经营形成了助推力,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带动对方的经营模式和思维的转型。
“从未来新零售的趋势来讲,新零售的核心本质是给消费者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商品和更好的服务。”侯毅表示,“盒马通过这样深度供应链的重构和基地、农民建立双赢的渠道以及定单生产,同时也把价格做到行业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