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兮我们当创造,压迫兮我们须解除,造世界兮,除压迫,团结我劳工。”在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讲解员带领三位主播唱起了这首《劳工歌》。房兵说:“当年工人们唱《劳工歌》,既是为凝聚力量,同时也是身份认同的纽带。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还记得我们在海外撤侨中,如果不慎丢失了护照,会唱国歌一样能被识别出,踏上回家的路。”
在井冈山黄洋界那条著名的挑粮小道,山路崎岖。挑粮的杨益民和夏靓气喘吁吁,张艳华用一曲井冈山歌为他们鼓劲,两个小年轻一鼓作气爬上了山。“不亲自走一回,根本体会不到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辛。”杨益民说。
80多年前,杨益民的曾祖父与弟兄几个一起参加红军,只有曾祖父中途负伤辗转回乡坚持革命,其他几个兄弟全部牺牲。“我这次重走,就是想找一个答案,曾祖父他们当年参加的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无论经历任何艰难也绝不溃散。”他说,“一次重走不能让我找到所有答案,但这样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更深的感悟。”
奋勇前行奔小康,更加众志成城
初秋的赣鄱大地,满眼苍翠。
重走井冈路的主播和嘉宾们驱车千里,双目所及,这片红土地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的每个角落,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奋力前行。
历经90年岁月磨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土地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路矿工人“昔日背炭”,网络主播“今日搬砖”。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大门口,三位主播背起装着砖头的竹篓,体验过去矿工的艰辛。主播们竹篓里装的不是普通的砖,而是海绵城市建设专用透水砖。直播镜头前,水浇透水砖迅速渗漏干透的黑科技让安源成了“网红”。
作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萍乡自2015年以来在全域范围内生态治水,缓解城市内涝和缺水困局,为老工矿城市“试”出一条转型之路。“这里今年汛期无内涝”,萍乡市海绵办副主任刘民自豪地宣称,如今的萍乡不再只是一座百年煤城,而是主动适应新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态宜居城市。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这是当年红军生活的写照。主播们走进永新三湾改编旧址旁的远山闲居农家乐,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内干净整洁,脱贫产业丝瓜络制作的洗脸神器、舒适鞋垫更是让镜头前的网友瞪大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