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泸州市江阳区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村民宋小兰与家人正谋划扩大自家的农家乐。“蔬菜品赏会给我们带来了名气,现在接待能力有些不足了。”
宋小兰是农业示范园区附近的村民。从示范园启动建设开始,她就利用优惠政策,在园区里租地种茄子、玉米等,还建起了农家乐。几个月前,第二届江之阳蔬菜品赏会在示范园内举行。宋小兰尝到了甜头,“农产品又能卖给加工企业,还能在自家农家乐里卖,收益很不错。”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阳区正在构建一条农产品加工的新链条,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内在价值。
□本报记者 唐泽文
依托园区 构建公共区域品牌
蔬菜做的蛋糕、盆景……今年的蔬菜品赏会上,“新奇特”的蔬菜产品被前来参观的客人一扫而空。“蔬菜的新加工方式,将为现代都市农业提供更多可能。”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相关负责人说。
新产品的背后,是有力的平台支撑。园区以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等为技术依托,搭建“产学研推”合作平台,吸引泸州竹芯食品有限公司、泸州市邓氏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泸州老窖、泸州市老爷子泡菜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预计到2018年,园区农产品加工产值将达55亿元。
得益于示范园区等,2016年,江阳区农产品初加工带动农民就业2.7万人,带动人均增收1037元。全区数十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
目前,江阳区正依托园区,构建农业公共区域品牌“江之阳”。江阳区委农工办负责人介绍,“江之阳”品牌业务涵盖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方面,并采用自建和联营的方式,搭建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农旅融合 增收方式多元化
“用自己种的蔬菜、粮食办农家乐收益不错。算下来,一株茄子能多挣几十元钱。”宋小兰说。
一株茄子,经过农家乐的餐桌,价格翻几番。这样的例子在园区并不罕见。
如今,示范园区内,蔬菜瓜果、鸟语花香……看起来更像一个公园。将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延伸高附加值产业链,在示范园区的带动下,江阳区的近郊乡村游也越来越火。
园区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还悄然改变着辖区内村民的身份。
董允坝村十一组村民蔡清荣将自家的0.4亩地流转给园区。2013年,蔡清荣和妻子进入园区务工,帮着管理蔬菜。从村民变身“产业工人”,在园区,像蔡清荣这样的村民有近300名,他们平均每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
据悉,下一步,江阳区将依托园区,挖掘更多的旅游、服务新模式,让农民增收方式更加多元化。
专家点评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刘天金
江阳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游客品赏蔬菜新滋味、欣赏美丽田园风光、感受浓郁乡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彰显了新形势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档升级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巩固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成效,努力打造优质安全、让城乡居民满意的“菜篮子”,江阳的探索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