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也认为,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供应快速扩张,中国金融业的扩张速度加快,但没有改变中国金融体系发育不足的现实。
管涛引用数据称,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以金融资产与GDP之比来衡量,中国并不高,“截至2013年底,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分别为11.6、13.1、17.5和10.7,中国为6倍。”
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不断下降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7月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金融业过快发展的势头正在得到遏制。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7年二季度金融业增加值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2%,增速创2004年以来同期新低。同时,金融业增加值占二季度GDP比重为8.13%,较一季度下降1.39个百分点,也低于去年全年8.34%的水平。
为何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有所下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为落实“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要求,相继出台了多项监管举措: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银监会严格治理“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市场乱象,证监会也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重大资产重组及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保监会则加强了对万能险和保险机构股票投资行为的监管。这些监管举措利于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防止金融过度创新。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媒体表示,目前金融业的主基调是防风险、去杠杆、服务实体经济,在央行控制总量流动性、各部门严控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下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预计会持续目前的低增速趋势,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存量货币的利用效率。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金融业高增长:逻辑与风险》也提出,把“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目标确定为8%,即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8%左右。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发展的停滞,而是把金融工作的重点聚焦于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上。
显然,8%的目标会与不少地方政府在其金融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打架”。
此外,管涛也建议,“中国需要通过发展的方式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化解运行中的风险。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金融业支持。当前在高度重视‘防风险、强监管’的同时,要避免过度监管的倾向。如果违背金融发展规律,要么可能效果不好、事与愿违,要么可能引爆风险、引发危机。”(记者 贾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