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一级起飞准备”,朱舰长发出指令。
接到命令后,航空组成员一阵忙碌:推机出库、就位、展开旋翼、检查雷达、无线电、发动机、武器……飞行甲板上瞬间人头攒动,动作很快,却有条不紊。
今天上午演练的是直升机空中支援掩护和特战分队武力营救。
按计划,先是2名特战队员随直升机升空,前出至被劫持船舶附近盘旋,利用观察和照录相器材实施侦察,掌握被劫船舶、船员及海盗活动等情况。
紧接着6名特战队员乘一艘舰载小艇高速靠近目标,并在直升机、舰艇和另一艘舰载小艇的掩护下快速攀爬登船,实施临检拿捕,解救被劫持船只。
“今天的内容都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极其普通的基础课目,根本不在话下。”朱舰长轻描淡写。
“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些基础课目,一样反映海军官兵的战术素养!”
朱舰长所言不虚!
据说和外军进行非战联演时,因为不是作战行动,难以看出对方的真实作战水平,互相之间就通过计算对方在同一时间跨度内起降直升机以及吊放小艇的频率和次数,来判断彼此的战术水平。
对此,“兰州”舰副通信长夏文松有亲身体会:2014年参与搜寻马航失事客机时,他看到澳大利亚海军一艘护卫舰在很短时间内,且天气海况都很差的情况下,连续几次直升机起降和收放小艇训练,频率之勤,速度之块,时间之短,令人惊叹。
幸好,“兰州”舰也不慢。
掐表看了一下,从起飞准备到直升机飞离甲板,整个过程用不了20分钟。接下来的武力营救阶段,负责吊放小艇的舰员用1分钟就将艇放入水中,算上准备时间也不过3分钟。
四级军士长、雷达兵邓妃波是“兰州”舰第一代舰员,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远航,但却清楚地记得,“刚上舰那会儿,一提到有出访或联演任务,心里总会忐忑不安、如临大敌!”
“不仅我们‘兰州’舰官兵,能感觉整个支队乃至舰队,从上到下都对任务很重视。”邓妃波回忆。
“其实就是不放心,所以每次都特别认真地准备。”“兰州”舰政委杨思权一语点破,“不过这几年,随着我们自己高难度、高强度、实战化演练越来越多,对这类任务已经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