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学者:针对全球化的反对情绪源自缺乏理解
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 日本《日本时报》网站近日发表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安倍晋三特别顾问浜田宏一题为《我们为何需要全球化》的文章称,自由贸易、移民和外国直接投资给所有参与方带来具有深远意义的潜在收益。因此,对全球化某些方面的反对情绪要大大强于另外一些方面,这种情况的根源似乎在于缺乏对贸易运转方式或贸易带来的利益的理解。
文章称,从英国脱欧投票到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乃至民粹主义政党在德国和意大利这些国家日益受追捧,西方民主国家近年来的很多选举动乱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全球化的强烈反对。然而,全球化不应引起选民的怒火。
文章称,毋庸置疑,全球化导致贸易经济体内的某些群体处境恶化。易受外国劳动力不断加剧的竞争影响的行业工人尤为弱势。移民增加了愿意接受较低工资的工人来源,实际上拉低了当地工人的薪金,尤其是低技能岗位的工资。而离岸外包又助力公司可将制造活动移至存在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的国家。
文章称,可是,纵观全局,全球化——包括自由贸易和至少一定程度的移民开放——的理由是非常有力的,因为它提高了参与方的财富总值。缓解薄弱环节的所需措施就是有效再分配政策,包括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网。
文章称,然而,实际上很少采取这类补偿政策,结果导致失败群体的不满日积月累。随后,政治家就抓住这种挫败感,奉行恰恰不应实施的政策。这种趋势最明显——或最严重——的莫过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为了讨好部分选民,不惜挑起贸易战。
文章称,特朗普似乎未能认识到:当一方购买贸易伙伴的产品超过它销售给对方的产品时,市场运转良好,反之亦然。如果不再容忍贸易逆差存在,世界经济本质上将倒退回易货贸易体制,国家利用竞争优势的能力将受到削弱。
文章称,这不是什么新信息。1930年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对2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提高50%——本意是要保护美国农民和企业的利益。然而,它引发了美国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导致1929年至1934年世界贸易暴跌66%,加剧了“大萧条”。这也就难怪这么多经济学家——包括作者本人——联名致信今天的美国国会,与1930年递交的一封信不谋而合。人们希望这次决策者能够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