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临沂“暴走团”车祸事件、南通公交司机因未给近百人“暴走团”及时让路而遭暴打风波后,青岛“暴走团”这次获得了特殊的待遇。8月25日,青岛八大峡广场周边部分路段为保障“暴走团”安全,开始在夜间施行机动车限行。
妥协是不是过了头,舆论炸开了锅。害怕老人出危险,执法部门或许也有苦衷,但苦衷不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占用机动车道用来行走,本来就是违法行为,执法者没有站到法律的一侧,反倒给不法行为开了绿灯,拥有正常机动车道路行驶权的司机谁来保障?他们的正常行驶权凭什么被剥夺?
公共舆论对暴走团占道暴走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而且也有血的教训。刻板的法律常被人情冷暖泼冷水。在支持者眼中,理解老年人、关爱老年人,回应老年人的正当需要,这是社会对老年人应有的“照顾”。长此以往,被“照顾”的一方则很容易越来越有恃无恐。
年纪再大,资格再老,需求再正当,都不构成违反交通规则的正当理由。社会正常运行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既定的规则,对违规者进行惩戒,不能容许任何人凌驾于规则之上。当法不责众又细化出法不责老、法不责少等一系列特殊情况时,区别保护便很容易从对个体的纵容衍变为对群体利益的威胁,从而成为法治社会最大的隐患。
地方执法部门要正视那些不合规矩的“暴走团”给他人权益、社会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严格执法。问题不能总用错位的方法去解决,结果只能是越来越扭曲,后期的矫正越来越难。“暴走团”的问题是“无路可走”,却要让车辆错位让路,车辆也会变得“无路可走”。拆东墙补西墙的短线治理只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给“暴走团”开绿灯限行,让人联想起广场舞老人和篮球少年因争夺健身场地发生肢体冲突。
中国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国人的身体锻炼与个人健康需求剧增。无论“暴走团”日盛还是广场舞老人抢篮球场,都反映出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身需求和现有健身场地不足带来的种种矛盾。也是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一个缩影,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社会管理方式落后,公共场所资源与城市人口规模严重不匹配。
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政府要负责。以前城市规划中这一块没有设计,总体欠账较大才留下了今天的问题。补体育的短板,首先要不打折扣地补场地设施的短板。对摇旗呐喊统一服装横行马路的“暴走团”,同样需要政府对其健身行为进行合法合规有序的教育引导,什么时候群众健身的硬件软件都配齐了,才是真正解决了“暴走团”的社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