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90后博导”的消息一时刷屏。在知乎上,一条“在比自己小的90后博导下面读博是一种什么体验”的提问,引发热烈的讨论。毕竟,很多90后同龄人还在攻读研究生,或者初入社会。
------------------------------------------------------------------------------------------------------------------------------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代表科研界形象的常常是两鬓斑白的中老年教授,然而在现在,青春靓丽似乎成了科研界努力对外展示的新形象。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这样,“00后CEO”脱口而出“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也是因为年轻创业者颠覆了约定成俗的“规律”,创业不再是奋斗几十年的过程,推出一个别人还没想到的商业模式,再借助投资人的资金杠杆,就可能造就财富神话。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传统的代际关系模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知不觉地,指责年轻一代“娇气”“莽撞”“颓废”成了一种政治不正确。相反,年长者成了舆论备加呵护的对象,30~50岁的中生代不被视为年富力强,而被当成“老一代”而受供奉或冷落。一位捧着保温杯的中年乐队鼓手构建了这样的符号:中年人的生活方式是稳定的,不变的,脱离于潮流的。
这一切发生得都太快。现在舆论对待90后、00后的态度,跟若干年前80后的韩寒们横空出世,以叛逆为标签时舆论的不适感截然不同。某种程度上,90后与主流融合得相当融洽,已然能够代表主流发声,这恐怕是他们的前辈年轻时没有设想的。
很重要的原因是,当代人摄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代代传承的以经验为主导的知识获取,被创造和传播为形式的知识获取所取代。从历史的尺度看,这样的变化已经发生了有一段时间。在农耕时代,知识总量大体恒定,缓慢的增长速度不足以影响经验传承,但进入工业文明特别是信息时代以后,像计算机摩尔定律一样,10年内人类的知识总量可能就会翻一番。
如果说,70后、80后那代人的“偏激”“愤怒”,营造了不稳定的代际关系,那么现在的代际关系走向了新的平衡——年少者习惯坐在舞台中央,看着中年人愤愤不平地抱怨这个时代。
有社会学者提出了“文化反哺”的概念,来描述这种代际关系的逆转。年长一辈往往要通过向年轻一代吸收文化,来顺应时代潮流,中老年人则放弃了说教的执念,以能和90后谈笑风生为时髦。年轻人创造知识的能力,强于年长者传承知识的能力。这好比是十几年前56K速率的拨号上网还是主流,现在光纤宽带全面铺开,速度决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