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图4
今夏虽说三伏已过,可酷暑依然未退。人们望眼欲穿,祈盼天降甘露,送来凉爽。
据说,今夏各地高温迭现。不仅有上海、温州等地创高温天数历史新纪录,连地处海洋性气候的台北也刷新120年来36摄氏度天数达11天以上的最高纪录。这样的日子真像白居易所云:“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
因此,处于酷暑难熬之中的人们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想出花招消暑。有一组人们避暑消夏的网络视频。有赤膊者,头顶荷叶,蹲坐大水缸之中,缸水盈溢,满至颈脖下,露出个大脑袋,一脸的安详状。其人一边浸泡水中,一边与友人对弈,口中哼着日本电影《追捕》的曲子,不亦悦乎。其神色可透露,凉爽胜过水池。有人将半新不旧的空调机用两根铁栓支撑着,安装在摩托车后座上,虽然有点不伦不类,可是冷风伴随车主同行,好像坐在小轿车里,亦可风凉,惬意依旧。还有人将农家使用的除虫喷雾器背在背后,手按操杆,仿佛农田杀害灭虫般,顿时头顶喷头喷洒出和风细雨,营造清凉,可解酷暑之困。
日月运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酷暑严寒,自然界轮回之规律。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挥笔感叹酷暑之烦。东汉繁钦写的《暑赋》,专题谈夏暑之酷烈。《暑赋》云:“林钟纪度,祝融司节。大火飘光,炎气酷烈。沉阳腾射,滞暑散越。区寓郁烟,物焦人渴。煌煌野火,喷薄中原。翕翕盛热,蒸我层轩。温风淟涊,动静增烦……”
同时,读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暑”字,也能读到《暑赋》中的情形,而且从造字过程中可体味古人对暑之表达。
甲骨文的暑字至今尚未发现,我们能见到最早的暑字是小篆(图1)。小篆的暑字为上下结构,由“日+者”两元件构成。
先说日字。甲骨文“日”是个象形字(图2)。不论甲骨文还是小篆的字形,其轮廓为圆形,就像天上高悬的太阳,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辉。一看便可明白其义,为“六书”中的象形字。“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类别,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给“六书”之一的象形字的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简单言之,就是一看便能明白其字义,日字为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