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世智 定西日报记者 苟广斌 晁君杰 张莉芳
长期以来,如何让定西摆脱贫困的“帽子”,让定西农民精准脱贫和稳定致富,是定西广大干部群众一直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为了找到答案,定西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扬“三苦精神”,在国家先后开展的“三西”扶贫和开发式扶贫行动中,先后解决了吃饭问题和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定西市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投身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中,探索让定西彻底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的发展之路。
在这一探索实践中,定西市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在推动马铃薯、中医药、草牧、果蔬等优势主导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转型升级、由弱变强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光伏发电、文化旅游等新兴富民产业,不仅让这些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使其成为农民实现精准脱贫和稳定致富的新引擎。
2016年年底,定西市农民可支配收入6522元,其中60%以上来自特色产业。
马铃薯:从“救命温饱薯”到“致富小康薯”
在民间流行一句话,定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颇为幽默地诠释了马铃薯在定西发展中的分量。
过去,在粮食颗粒无收的年份,块茎深埋地下的洋芋总能收个三五筐,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定西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定西连续多年遭遇大旱。定西市提出“压夏扩秋”计划,决定扩大洋芋种植面积,以此抗旱保收。经过几年试验摸索,1996年定西市提出实施“洋芋工程”,开始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种植。之后,随着产业的初步形成和发展,2008年,定西市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构想。
从“压夏扩秋”到“洋芋工程”,再到打造“中国薯都”,定西人艰难探索了20年。
20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苦干巧干,推动马铃薯产业先后走过了自给自足、产业培育、快速发展、全面提升、转型升级五个发展阶段,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20年来,定西跻身于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成为全国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薯制品加工基地,获得了“中国薯都”的美誉。下辖的安定区、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定西马铃薯”也因此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荣获“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定西马铃薯也因个大皮薄、色光质嫩、营养丰富,成为全国各大市场的“宠儿”,部分还销往海外。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销量在2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