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7月27日,本报联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巡访31省区市——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精神情况”专栏,派出多路记者实地采访报道各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截至8月28日,该专栏圆满收官。即日起,本版开设“巡访手记”专栏,讲述记者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敬请关注。
从小被抱养,养父终身残疾,没有钱、没有工作——江苏省金湖县金北镇新街社区居民小应,看不到未来,也不抱希望。今年5月,帮扶干部第一次走进应家时,这个35岁的大男人竟双手抱着脑袋躲进了麦田里。“男人总是要点面子的,家里穷成这样,感觉没脸见人。”小应倔强、叛逆的外表下,隐藏着极度的自卑。
转变,从帮扶干部走进应家那一刻开始了。从“见人就躲”变得“愿意表达”,从村干部都管不住的无业游民变成了游泳馆的优秀职工,“雨天漏雨冬天透风”的破屋子也将改造翻新,如今的小应像换了个人一样。
转变,不仅发生在小应身上,也发生在帮扶干部身上。从结对帮扶动态信息采集率排名靠后到成为全市帮扶先进单位;从下基层帮扶一拖再拖到“大太阳底下浑身汗湿都斗志昂扬”;从一听到帮扶贫困户就一筹莫展到“带着西瓜、撑着伞、拎着礼物走穷亲”,淮安市体育局局长卞玉明显感到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变了,“抱怨工作辛苦的人少多了”。
曾几何时,面对脱贫攻坚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有人感到迷茫,有人感到束手无策,还有人没有丝毫紧迫感。如何改变想法、转变作风、打开局面?小应的故事给了我们启示:走下去。
“干部有没有走下去,就看村里的狗叫不叫。”一位扶贫干部告诉记者,只有经常走下去,村里的狗才会把你当自己人,才不会叫。有没有走下去,编不出来、演不真切,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能看到真真切切的贫困现状,才会发自内心地“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才有机会感知、培养与群众的深情厚谊。
走下去!改变,从走下去开始!让时间的炉火慢慢烘焙,让脱贫攻坚的源源动力不断迸发,让干部群众的鱼水深情愈醇愈浓。(本报记者 曹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