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线栖霞东段。(资料片)
□ 本报记者 常青 吴荣欣
8月23日-24日,全国“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养护现场会在临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交通运输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部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代表,对费县、蒙阴县、沂南县进行了道路考察与调研。
沂蒙老区沂南县的三山沟村,三面环山,行路艰难,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确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曾经与世隔绝的三山沟村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成了颇具名气的最美乡村,村里的农副产品成了抢手货,来此观光的旅客越来越多。
这一切都源自一条公路的修建。
2011年,贯穿三山沟村的沂蒙生态路建设完成,这条长30公里的道路将沿线20多个村子连在了一起,当地3万名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也为村中盛产的生姜外运创造了条件。
在齐鲁大地,像三山沟村这样地处偏远、出行不便的村落不在少数,村路的修建从未停止。目前,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3.83万公里,改造村级公路3.7万公里,农村交通出行条件大大改善。
在加快建设速度的同时,道路质量的提升不容忽视。在费县大田庄乡黄土庄村,费县县长矫晓斌说,建好路就是最好的养护,只有将农村公路的布局、线形与当地发展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好路。
在费县小南峪村,“各人自扫门前路,全村都是养路员”的口号格外明显,不少村民自发担负起了公路养路员的职责。费县费城街道办事处主任潘振合介绍,村民种地的时候,会自觉修护地头的路肩。村内的道路,村民会用鹅卵石和青石板在自家门前垒砌硬路肩和绿化花园,自觉美化道路环境。
除了村民的自觉养护,费县对管养人员的配置进行了创新。“我们将所属道路的保洁权全部下放给了乡镇,纳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由乡镇统一招标有资质的公司进行专业保洁,交管所进行监督考核,确保农村道路保洁的常态化、制度化。”费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德伦介绍,目前,费县已有4家公司、320名保洁员投入到对道路的日常维护中。
在有人管护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理念。目前,费县交通运输局开发了专属手机APP,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上传信息,及时解决,实现对管养道路的实时监管。此外,县交通运输局的车辆还装备了3G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客运、货运的动态监管。
在小南峪村,山上自流下来的山泉水哗哗流淌,引得参会代表手鞠品尝、拍照留念。
“以前村里只有一条小路,进出村只能骑自行车,优美的山水环境藏在山里没人知道。2014年进村路修通后,车辆能开进来了,很多临沂、济宁、济南的游客都来这里玩。”村民贾艳花说,路修好了,游客多了,她家就顺势办起了农家乐,每天能接待三五桌游客,节假日最多时能接待十四五桌,这让以前仅靠土里刨食的贾艳花乐开了花。
公路的修建也促进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在黄土庄村,网店老板小赵忙得热火朝天。据她讲,在山区,果树种植是很多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水果运不出去,年年“丰产不丰收”成了大家的心病。道路修好后,果蔬的物流配送有了保障。通晓电商门道的年轻人将村里的果蔬进行收购再统一发往全国各地,果品价格比以前平均高出了近10%。
临沂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自然环境优越,旅游景点众多。随着农村道路的逐渐完善,诸多景点得到了有效串联,例如马田公路直接连接了蒙山景区的东大门到南大门,游客可以更加顺畅地进行游览。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组进驻临沂,也为山区新农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