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钰认为,海外学子在出国前可以学做几道自己喜欢吃的菜。留学海外,想家的时候做给自己吃会觉得很幸福。
心理准备:
培养独立人格 学会享受孤独
刚踏出国门,学子难免会在生活上、心理上产生诸多不适应。出国前,学子应该适当进行心理建设,明白出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有一定的预判。只有这样,在问题和困难出现时,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周木林在美国塔夫茨大学修读哲学专业,出国两年有余。周木林说,他时常感到孤独,“在国外学习生活,感到孤独是很正常的。毕竟出门在外,与周围的同学有着语言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同时远离亲人、朋友。所以在心理上,海外学子一定要学会与孤独和解,即承认自己孤独的状态,然后积极地想办法减轻孤独感,最后学会享受孤独。”在如何缓解孤独情绪上,曾就读于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的林小钰认为,培养个人爱好很管用。她说:“通过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例如读书、摄影、演奏乐器,不仅能够减弱孤独感,还能凭借这些爱好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在活动中结识新朋友。”
此外,留学生应当把留学当作成长的过程。成长就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自己去面对生活。林小钰说:“独立不仅指生活能力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独立。留学海外,我们不应把对他人的依赖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培养独立人格,学会独处,让自己在独处的时间里找到生活的乐趣而不是浪费光阴。这才是走向成熟。”
语言准备:
即便拿到通知书 也不停止学习语言
由于国外很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在冬季与春季发放,而开学季通常在夏末,因此很多准留学生在出国前往往拥有近半年的“空闲”时光。
王丹柠就读于美国波士顿学院。回忆起3年前准备入学的那个暑假,她十分庆幸自己当年利用假期努力提升语言技能。她说:“虽然在申请入学时,我的语言成绩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但成绩并不优异,所以我对自己的英文水平并不自信。”在周围很多准留学生利用假期放松玩乐时,她仍然坚持学习英语。王丹柠认为:“语言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尤其是非母语,几天不练就会觉得生疏。正因为我在暑假里不间断地学习英语,到正式开学、身处英语环境时,我也拥有了与人沟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