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纪录片《二十二》在各大院线播出后反响热烈。数名饱受历史折磨摧残的老人讲述了他们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沦为“慰安妇”的经历。然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真正理解影片命名为“二十二”的意义所在?“二十二”是2014年影片开始拍摄时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的人数,而2012年这一数字是“32”,2017年纪录片上映时片子里所呈现的22位慰安妇老人仅余8位在世。更残酷的是,这个数字随时都可能变为0。数字减少的背后不只是老人的逝去,更是一部部活历史被尘封的现实。
所有见证过历史的人都是一部活历史,不仅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还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革命老兵、饱受过战乱之苦的底层人民……他们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走过了不同的人生,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重要缩影。过去我们了解、记录历史,更多地是对重要文献、档案资料的整理。但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档案史料不可能详尽地记录业已流逝的历史,因此,我们需要老一辈革命家、历史亲历者的鲜活记忆来对历史进行补充和印证,需要了解他们背后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从他们的回忆中还原真相,因为真正的历史往往就蕴含在细节当中,蕴含在每个人对细节的切肤体验当中。
近年来,不少历史研究机构、地方政府、媒体以及民间公益人士在挖掘鲜活历史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如对当地老红军的先进事迹进行整理采编并大力宣传;通过熟悉传统文化和参与重大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口述访谈建立口述历史档案;拍摄纪录片、建立纪念馆,等等,用文字、影像等方式向人们还原历史,提高观众的民族认同感。但这还远远不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许多的老一辈革命家已经故去,健在的也都早已过了古稀之年,每时每刻也有记忆被时间没收、溶解。如果再不及时抢救,历史也许就会随着老人的逝去而扑朔迷离甚至湮灭,这是我们所无法承受和弥补的损失。抢救活历史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可以自省,正所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们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历史经验时时反省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够走好脚下的路。铭记历史还可以励志,老一辈革命家们为我们留下的故事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勉励自己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我们民族的历史正是由无数的革命先辈、无名英雄还有历史的亲历者所创造的,他们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生正是我们民族历史乐章上的一个个音符。这些音符或慷慨激昂、或低沉凝重,共同谱写了我们民族历史的厚重。作为历史继承者的我们,在感叹那段艰难辛酸的时候,还需要铭记这中间的苦难与辉煌,更需要将这段历史大声地唱诵并传承给下一代。(谢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