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建河村,滔滔渭河由西向东从甘肃流入陕西,这里是渭河进入陕西的第一站。本报记者 张辰摄
横穿宝鸡市区的渭河是城市的“绿肺”。本报记者 张辰摄
自行车爱好者在渭河岐山段河堤路上骑行。王辛石摄
位于灞河入渭口的灞渭桥,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被誉为全省渭河综合治理第一桥。本报记者 李念摄
综合整治后的渭南渭河大堤防洪能力大大提升,堤上的绿色景观带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赵晨摄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段渭河生态景观带风光宜人。本报记者 李念摄
渭河从咸阳市区穿城而过,已建成的咸阳湖二期工程和建设中的渭水桥风景如画。本报记者 李念摄
在陕西境内奔流500余公里的渭河在潼关汇入黄河,沿线渭河大堤构筑牢固、景观优美。本报记者 赵晨摄
西安市民在渭河南岸一边健身,一边欣赏河边湿地美景。本报记者 李念摄
本报记者 李念/文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她横穿坦荡如砥的关中平原,流经陕西省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五市区,孕育形成了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哺育了千百万三秦人民,奠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渭河流域,集中了陕西省近61%的人口和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国防和科研教育基地,是连接我国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决定沿渭河两岸堤防外侧划定一定范围设立渭河生态区,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渭河实施系统治理与保护。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将通过5年努力,沿渭河建设一条长512公里、宽约1-6公里的生态区,形成一个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削减雾霾的“绿肺”。
渭河生态区建设任务的重点是十大生态保护工程、5大开发利用项目和3项管理工程。即完成河滩地整治35处,治理入渭支流31条,建设堤防79公里,退耕还湿建设湿地77处,建设水污染监测断面20处、生态治污湿地80处,修建调蓄水库,打造52处水面景观,恢复和新增陂塘涝池1000处,健全信息化体系等十大生态保护工程。全面启动砂石资源利用、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滨水综合产业、综合集散服务5大开发利用项目。健全完善空间管理、管理体制机制和工程维修养护3项综合管理工程。
渭河生态区将实现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相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完备的特色生态区建设目标,带动沿渭百姓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致富,使渭河真正成为一条造福两岸群众的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和致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