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备受科研人员关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2017年11大类项目资助结果正式“放榜”。作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支持渠道,今年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总量超过19万项,较去年增幅达10.41%,经过严格评审,截至目前,共有4万多项申请最终获得近200亿元的基金资助。
在8月2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欣喜地说:“科学基金申请总量再创新高,表明我国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在持续壮大,同时,申请项目的负责人呈现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挑起‘大梁’。”
1.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热情持续上升
长期以来,基础研究一直被视为“冷板凳”。然而,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从事基础研究的热情持续上升。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接收申请约5万项,德国科学基金会每年接收申请约4万项,而2010年我们接收申请就超过了11万项,今年更是突破了19万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透露,在人才类项目上,今年的申请量超过10万项,较2011年申请量的增幅高达57%,“杰青”“优青”等青年人才项目的申请量较去年都增加1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规模在持续、迅速地扩大。”
同时,记者注意到,今年获得资助的项目所属单位中,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对此,高瑞平表示,自2016年开始,地方所属高校和科研院所项目申请量在申请总量中占比超过一半,这说明,地方所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规模也有了明显的扩大。
“在项目评审中,我们发现项目负责人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杨卫表示,2011年以来,科学基金中占比最大的一类项目——面上项目的负责人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比稳步提高,2017年达到46.22%,比2011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目前面上项目负责人的年龄峰值在35~37岁左右,青年一代的科学人才已经成长起来,这是我国基础研究十分可喜的一个局面。”杨卫说。
为此,在今年的资助计划中,科学基金加大了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2017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平均每个项目资助22.84万元,比去年增加3.5万元。但在基础研究拔尖人才的资助选择上,基金委仍坚持高标准,在今年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共4800多个申请中,选择了399个予以资助,资助率仅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