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三带”建设布局即在175米水位线以上的沿江区域建设库岸100米景观林带,主要栽植香樟、栾树、女贞等生态景观树种及芦苇、竹类等植物;在海拔300-600米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设生态经济林带,主要栽植以柑橘为主的经济树种;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土地瘠薄区域建设生态防护林带,主要栽植柏木、桤木、刺槐等适生乡土小苗,基本实现了长江干流及四大支流绿化全覆盖,江岸的自然生态景观也由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彭明介绍,为了确保成活率,该县全面推行“买林不买苗”模式,由乡镇、街道通过招标确定施工企业垫资造林、组织专业队造林和专业协会集中造林,一年栽、两年补、三年管、终验合格再付款。
通过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近年来,云阳县长江两岸的植被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去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长江干流森林覆盖率高达72%,支流达到55%。云阳长江两岸形成了一道绿色森林景观围墙,实现了阻隔污染物,拦截入库氮、磷,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库区的泥沙淤积等多种生态效应。
山青了、水净了、天蓝了,生态环境变美了——大自然给予了珍爱绿色的人们最宝贵的回馈。
青山变金山,“花果山”挂满“致富果”
盛夏时节,位于长江北岸的巴阳镇阳坪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树郁郁葱葱,青翠的果实隐藏在青枝绿叶中,如拳头般大小,显露出勃勃生机。
再过几个月,这里就会呈现出丰收的金黄色调,满目青山变“金山”。
阳坪村有种红橘的传统,但产量低、个头小、口味差、销路不畅,许多村民甚至想砍掉树,改种苞谷。
“靠山吃山,穷山也能变宝山!”阳坪村前村支书熊德富意识到,必须改变种植习惯,才能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于是,他四处求教,引入经济价值更高的柳橙树苗,并在自家果园进行嫁接改良试验。三年后,他培育的柳橙大丰收,并以高于红橘4倍的价格销售一空。认准了这条路的熊德富,开始向村民推荐,并把自家培育的上万株树苗,免费发放给各家各户。
熊德富病逝后,现任村支书刘永明又带领村民,在熊德富培育的品种基础上,继续进行改良。他还请来资深专家,定期在村里召开果园培训班,教村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学习果园的现代管理。通过调研、考察,去年,村里又引进400亩晚熟柑橘新品种“沃柑”,预计明年投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