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三重回归”
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诸多“回归”现象:在新的现实基础上重新回归列宁、重新回归马尔库塞、重新回归斯宾诺莎,特别引人关注的是重新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诸如此类重新“回归经典”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更重要的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围绕几个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三重回归”,打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碎片化”积习,初步展现了一种系统研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回归
斯大林通过的“苏联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度导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二分格局。为了避免割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性而陷于形而上学,1923年匈牙利学者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曾经将辩证唯物主义生硬地纳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一度受到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追捧。结果导致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三大规律”,长期淹没,或者说消逝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之外。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重新回归辩证唯物主义,重新提出了被斯大林通过的“苏联教科书”强行分割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力图以“回归的”辩证唯物主义来包容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回归的”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向“苏联教科书”中带有三大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回归,而是致力于从“唯物的”根基处来重新思考辩证唯物主义。最典型代表作就是法国学者阿兰·巴迪欧的《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再)开始》,重新提出了与卢卡奇完全相反的结论。巴迪欧并不是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而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赋予的。
2014年斯洛文尼亚学者齐泽克在《绝对反冲: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根基》一书中,并不像卢卡奇那样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涵盖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像巴迪欧那样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来思考历史唯物主义,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就是一个东西。
巴迪欧、齐泽克以及梅亚苏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复兴,突破以往辩证唯物主义过于从必然性历史规律角度来看待共产主义的局限。实际上,这正是在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作的重新阐释。
新政治经济学批判回归
早在2001年,美国学者麦克尔·哈特和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奈格里在其合著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中就提出:“帝国正在我们的眼前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重读《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力图以新帝国主义批判为研究视角回归新政治经济学批判,还探讨了各种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及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