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戈驰川 通讯员张赫)近年来,白城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突破口,深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突出种养结合,调整农业结构。围绕推动粮食跨区销售转为就地过腹转化、粮食生产大市转为畜牧业生产大市,发挥地多、粮多、草多的优势,全市发展生猪230万头、牛47万头、羊630万只、禽3100万只,生猪、奶牛、肉牛、肉羊、鹅鸭饲养量居全省首位。引进实施了雏鹰400万头生猪,牧原300万头生猪,吉西300万只肉羊等一批畜牧业大项目。雏鹰集团年消耗玉米7.3万吨,建设饲料基地0.6万公顷;首农集团年消耗玉米1400吨,建设饲料基地301.5公顷等,种养结合、农牧复合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突出规模经营,提升组织程度。目前,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万个,家庭农场3280个。重点支持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方式,解决土地碎片化、产出能力低的问题,推动集约规模经营。全市确立了通榆县陆家村、洮北区中兴村等32个市级土地规模化经营示范点,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突出品牌打造,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打造“四大品牌”,着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弱碱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检验:白城大米PH值在7.0至7.5之间,属弱碱品质大米。健康豆,“白城绿豆”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白城市也被确定为国家杂豆出口转型示范基地,国家出口杂粮杂豆质量安全示范区。精品肉,白城代表全省一次性通过国家免疫无口蹄疫区现场评审,“通榆草原红牛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生态鱼,发挥境内水域无污染的优势,发展“名特优”野生鱼养殖,打造了月亮泡、哈尔淖、向海等系列生态鱼品牌。
突出产业融合,强化互促联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进的雏鹰、飞鹤、阳春羊奶等项目,都是集农工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项目,有力推动了三产融合。建设产业园区,筹建“白城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推进金塔、雏鹰、飞鹤等产业园建设,白城工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发展新兴业态,培育了洮宝团队等一批农村电商队伍,全市确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农家乐、休闲农庄、民俗村达177个,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
突出挖潜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品牌拉动,“互联网+”“私人订制”等主导模式。二是发展棚膜经济。重点建设5个城郊棚膜产业聚集区,3条公路沿线棚膜产业带,打造辐射东北地区的反季节果蔬供应基地。三是推进创新创业。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实施意见。目前,全市规模以上返乡创业企业156个,带动就业近2万人,形成了致富、领富、带富的良好氛围。
压题图片: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水稻丰收在望。潘晟昱 摄